“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上一句是什么?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上一句是什么?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上一句是什么?

一、诗句出处与全文

“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全诗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重点解析

1. 上一句:诗句的上一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描写了边塞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的艰苦战斗场景。
2. 楼兰的象征意义:楼兰是汉代西域古国,诗中借指唐代西北边境的敌人(如吐蕃),“破楼兰”成为保家卫国的代名词

二、历史背景与典故

1. 楼兰的军事意义

楼兰(后称鄯善)是丝绸之路要冲,汉代曾因反复叛降被傅介子计斩楼兰王(《汉书·傅介子传》)。唐代诗人常用“楼兰”象征外敌,如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 实际案例:唐代边塞战争

案例1:天宝年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远征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凿山开道,出其不意”大破敌军,与诗中“不破终不还”的决绝精神呼应。
案例2:王昌龄曾亲历边塞,其诗多反映盛唐将士的牺牲精神,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侧面印证边塞战争的残酷。

三、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文化传承

红色教育:该诗常被引用歌颂革命军人,如抗战时期“黄沙百战穿金甲”成为激励士气的口号。
体育竞技:中国女排教练郎平曾用“不破楼兰终不还”比喻大赛夺魁的决心。

2. 误用纠正

常见错误:有人误记上一句为“秦时明月汉时关”(实为《出塞》诗句),需注意区分王昌龄不同作品。
正确引用:在表达“坚持到底”时,应完整使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避免断章取义。

四、总结

重点内容
– 上一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与下句共同构成边塞诗经典意象。
– 诗句体现了盛唐尚武精神,其历史背景和现代应用值得深入挖掘。

通过分析可见,古诗词的准确理解需结合历史语境,而“楼兰”作为文化符号,至今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坚韧意志。

(0)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日暮汉宫传蜡烛,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日暮汉宫传蜡烛:诗句场景解析与历史意蕴 # 一、诗句原文与出处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该诗全文为:“`春…

    2025年4月2日
    850
  • 饕餮之徒怎么读?成语发音不再难!

    “饕餮之徒”的正确发音是“tāo tiè zhī tú”。以下是对这四个字的详细发音指南: 汉字 拼音 声调 发音要点 饕 tāo 第一声 发音时,声调保持平稳,声音不高不低,如“…

    2024年12月22日
    1470
  • 咏鸟诗有哪些?羽族精灵的文学飞翔

    咏鸟诗有哪些?羽族精灵的文学飞翔 一、咏鸟诗的文学意义 咏鸟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诗人常借鸟的意象抒发情感、寄托志向或隐喻社会现实。鸟类作为自然界的精灵,其自由、孤高、迁…

    2025年4月24日
    600
  • 楚诗有哪些独特魅力?

    楚诗的独特魅力 一、浪漫主义与神话色彩 楚诗(以《楚辞》为代表)最鲜明的特点是其浪漫主义风格和浓厚的神话色彩。与《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不同,楚诗通过瑰丽的想象、超凡的意象和神巫文化…

    2025年4月4日
    930
  • 米卡的诗有哪些特色?新生代诗人的先锋探索

    米卡的诗有哪些特色?新生代诗人的先锋探索 一、语言实验与形式创新 米卡的诗以语言实验为核心特色,打破传统语法规则,通过词汇拼贴、句式断裂等方式构建独特的诗意空间。例如,在《午夜电路…

    2025年4月22日
    530
  • “壮”姓怎么读?揭秘这个姓氏的发音!

    “壮”姓的发音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地区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其普通话发音为zhuàng。以下是对“壮”姓发音的详细揭秘: 一、普通话发音 拼音:zhuàng 声调:第四声,发音时声…

    2024年12月16日
    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