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下一句是什么?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下一句是什么?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下一句及其现实意义

一、名句的完整表述

“先天下之忧而忧”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下一句为:“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完整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情怀,成为千古传诵的治国理政个人修养的典范。

重点内容
– 原文背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邀,为重修岳阳楼作记,借景抒怀,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态度,最终升华至“先忧后乐”的政治理想。
– 核心思想:忧患意识奉献精神的结合,强调领导者应优先考虑国家与民众的福祉。

二、历史与现实案例

1. 古代实践:范仲淹的为政之道

范仲淹在担任参知政事期间推行“庆历新政”,改革吏治、减轻赋税,虽最终失败,但其“先忧后乐”的理念深刻影响了后世士大夫。例如:
救灾举措:任地方官时,他面对灾荒主动开仓放粮,并组织百姓生产自救,体现“忧民之忧”的担当。

2. 现代应用:抗疫中的“逆行者”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者践行了“先忧后乐”的精神:
案例:武汉封城时,全国4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牺牲个人安危优先保障公共健康,与范仲淹“后乐”的价值观高度契合。

重点内容
– 这一精神在当代已扩展为社会责任集体主义的象征,成为危机应对中的重要文化资源。

三、名句的当代启示

1. 对公职人员的启示:需以民众疾苦为先,如脱贫攻坚战中干部“驻村帮扶”的实践。
2. 对企业家的要求:如华为任正非提出“活下去的底线思维”,体现忧患意识。

结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是文学名句,更是跨越千年的价值坐标,其内涵在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中仍具指导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跟客有关的诗句,如何体现待客之道?

    跟客有关的诗句,如何体现待客之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待客之道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礼仪和美德。古人通过诗词表达了对客人的尊重与热情,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主人的修养,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以…

    2025年3月22日
    1440
  • “从此”这个词在诗词中的用法

    “从此”在诗词中的用法分析 引言 “从此”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常用于表示从某个时间点或事件之后开始的变化或结果。在古典诗词中,“从此”不仅具有时间上的转折意义,还常常承载着情感上…

    2025年3月23日
    800
  • 关于大雁塔的诗句,有哪些能描绘塔的高耸?

    大雁塔的诗句描绘其高耸之美 引言 大雁塔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其高耸入云的姿态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本文将探讨描绘大雁塔高耸的诗句,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其艺术魅力。 大雁塔…

    2025年3月22日
    630
  • 一轮弯月在古诗中怎么形容?

    在古诗中,一轮弯月常常被形容为各种美丽的意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形容方式: 月似钩: 出处: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解释:这里用“钩”来形容弯月…

    2024年12月10日
    8490
  • 已佚是什么意思?古籍文献中的佚失现象深度解析

    已佚是什么意思?古籍文献中的佚失现象深度解析 一、“已佚”的定义与背景 “已佚”是古籍文献研究中常见的术语,指的是某一文献或作品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保存至今,现已失…

    2025年3月16日
    4050
  • 《登岳阳楼记》范仲淹作了哪些名句?

    引言 1. 《登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046年。这篇文章不仅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2. 范仲淹在文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

    2025年3月5日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