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出自哪里?《论语》学习方法论

学而时习之出自哪里?《论语》学习方法论

学而时习之出自哪里?《论语》学习方法论

一、“学而时习之”的出处与原文

“学而时习之”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原文为: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是《论语》的开篇,由孔子所述,强调了学习、实践与修养的辩证关系。其中:
“学”:获取知识;
“时习”:定期复习、实践;
“说(悦)”:内在的快乐与满足。

二、《论语》学习方法论的核心

1. 学思结合

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强调学习需与思考结合。
案例:现代教育中的“项目式学习”(PBL),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学)并反思过程(思),深化理解。

2.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通过复习旧知识发现新见解。
案例:数学家华罗庚常通过反复推导经典公式,发现新解法。

3. 实践导向

“时习之”强调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案例:语言学习中“沉浸式练习”,如通过日常对话(实践)巩固语法(学)。

三、现代应用:如何践行“学而时习之”

1. 制定复习计划:如使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安排复习节点。
2. 输出驱动输入:通过写作、演讲(习)检验学习成果。
3. 社群学习:呼应“有朋自远方来”,加入学习小组,交流心得。

四、总结

“学而时习之”不仅是古代智慧,更是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通过系统性复习、实践与反思,实现从“知道”到“做到”的跨越。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1日

相关推荐

  • 预言家这个职业怎么读才准确?

    “预言家”这个职业的读法,按照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可以读作 yù yán jiā。 具体说明: yù:这个音节是第四声,发音时声带先振动,然后迅速放松,造成声音由高到低的变化,类似于…

    2025年1月17日
    1140
  • 提问诗创作技巧:如何写出引发思考的哲理诗

    提问诗创作技巧:如何写出引发思考的哲理诗 一、提问诗的核心特征 提问诗是一种通过开放式问题引发读者思考的诗歌形式,其核心在于:1. 摒弃直接说教:用疑问代替陈述,避免道德灌输2. …

    2025年4月18日
    170
  • 衍怎么读音?揭秘这个常见字的正确发音!

    “衍”的正确读音是 yǎn。 汉字解析: 拼音:yǎn 部首:氵(三点水) 结构:左中右结构 笔画:共9笔 五笔:IFHN 字义: 流淌;漫溢:本义指水流入海,或从江河流入湖泽,引…

    2025年1月5日
    2390
  • 溺水的巨人出自哪部作品?文学经典赏析!

    《溺水的巨人》出自英国著名科幻作家詹姆斯·巴拉德的同名短篇小说,该作品后被改编为动画影片,成为《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二季第八集的内容。以下是对这部文学经典的赏析: 作品背景 詹姆斯…

    2024年12月31日
    1320
  • “宇寰”出自哪个古诗?诗句原文及意境!

    “宇寰”一词出自宋代诗人潘音的《真觉寺访蔡上人》一诗,诗句原文为: 为寻支遁扣禅关,趺坐观空出宇寰。 意境解析: 诗句背景:此诗是潘音前往真觉寺拜访蔡上人(一位修行深厚的僧人)时所…

    2024年12月28日
    1710
  • 君子如珩出自哪里?这句话有何哲理?

    君子如珩的出处与哲理探析 # 一、“君子如珩”的出处 “君子如珩”出自明代文人文震亨的《长物志·卷五·书画》:”君子如珩…

    2025年4月13日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