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峡的成语有哪些?你了解吗?

出自三峡的成语有哪些?你了解吗?

出自三峡的成语有哪些?你了解吗?

一、三峡与成语的文化渊源

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险峻的地势、壮丽的景色以及历史人文积淀,孕育了许多经典成语。这些成语或源自历史事件,或与地理特征相关,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二、典型出自三峡的成语及案例

1.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用盛弘之《荆州记》描述三峡水流湍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释义:形容船行速度极快,后引申为效率极高
案例: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即化用此典,成为千古名句。

2. 巴山夜雨

出处: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诗中的“巴山”泛指三峡一带。
释义:原指三峡地区多夜雨的气候现象,后比喻思念之情绵长
案例:现代文学常以“巴山夜雨”为意象,如电影《巴山夜雨》讲述三峡船上的温情故事。

3. 巫山云雨

出处:战国·宋玉《高唐赋》记载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释义:原指三峡巫山云雾变幻的奇景,后演变为男女情事的隐喻。
案例: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巧妙化用此典,赋予新意。

4. 夔门天下雄

出处:瞿塘峡入口的夔门以险峻著称,古人赞其“夔门天下雄”。
释义:形容地势险要、气势磅礴,后比喻关键要地或杰出人物
案例:郭沫若《蜀道奇》中“若云风景异,三峡此为魁”即凸显夔门的地位。

三、三峡成语的现代应用价值

这些成语不仅承载历史,更融入现代生活:
文化传播:如“巫山云雨”成为影视、文学创作的经典题材。
商业命名:三峡周边民宿、旅游项目常以“白帝”“夔门”为名,突出地域特色。
教育意义:成语中的地理与人文知识,是语文和历史教学的重要素材

结语:三峡成语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结晶,了解它们不仅能丰富语言表达,更能深入理解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3日

相关推荐

  • 小学写景诗必背清单:1-6年级山水田园诗歌大全

    小学写景诗必背清单:1-6年级山水田园诗歌大全 一年级必背写景诗 重点:以简单明快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1. 《咏鹅》(骆宾王)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

    2025年4月18日
    290
  • 四面楚歌出自哪场战役?项羽败亡的心理分析

    四面楚歌出自哪场战役?项羽败亡的心理分析 一、“四面楚歌”的历史背景 “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中的“垓下之战”(公元前202年)。该战役是刘邦联合韩信、彭越等诸侯对项羽发起的决战。…

    2025年4月11日
    140
  • 纥怎么读音?一分钟学会这个生僻字的发音!

    “纥”的读音是 hé 或 gé。 发音技巧: 当读 hé 时: 发音时,舌根紧贴软腭,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通过,但声带要振动,发出类似“h”的音(实际上“hé”的发音中,舌根并不完…

    2025年1月5日
    2730
  • 以动衬静的诗有哪些?《鸟鸣涧》的禅意营造

    以动衬静的诗有哪些?《鸟鸣涧》的禅意营造 一、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 以动衬静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动态意象(如声音、动作)来反衬环境的幽静,从而强化静境的空灵与深远…

    2025年4月17日
    190
  • 出自苏轼诗词的名篇有哪些?经典作品回顾!

    苏轼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作品流传广泛,深受后世喜爱。以下是一些出自苏轼诗词的名篇及其经典作品回顾: 名篇回顾 《念奴娇·赤壁怀古》 内容:大江东去,浪淘尽,…

    2024年12月28日
    930
  • 鲁肃出自哪本书?《三国演义》人物原型解析

    鲁肃出自哪本书?《三国演义》人物原型解析 一、鲁肃的文学出处与历史原型 鲁肃是《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但这一形象最早可追溯至陈寿《三国志》。作为正史记载的东吴名将,鲁肃在《三…

    2025年4月11日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