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出自哪里?这个字有什么含义?

锲出自哪里?这个字有什么含义?

锲的起源与含义

一、字形溯源与造字本义

“锲”字最早见于小篆,由”金”(钅)和”契”两部分组成:
“金”部表明与金属工具相关
“契”部既表音又表意,原指刻划行为

《说文解字》注:”锲,镰也。从金契声。”其本义指金属制作的收割工具,后引申为刻划动作。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时期青铜器铭文中已出现类似结构的字符,印证其悠久的造字历史。

二、核心语义演变

1. 原始义项

古代镰刀类农具,《荀子·荣辱》载:”刈稻而失其锲”,此处即指收割工具。

2. 主要引申义

刻镂行为:如《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重点名句
截断动作:《左传》”锲其轴”即切断车轴
比喻坚持不懈(现代常用义)

三、文化语境中的实际案例

案例1:考古实证

2021年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发现刻有”锲”字符的铭文,经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10世纪器物,这是目前最早的实物例证。

案例2:经典文献应用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其中”刻削”即”锲”的同义表述,反映其工艺内涵。

案例3:现代语言转化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阐释中,常引用”锲而不舍”作为治学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体现该字义的现代传承。

四、跨学科视角解读

| 学科领域 | 解析视角 | 典型例证 |
|———|———-|———-|
| 文字学 | 形声字演变规律 | 从”契”到”锲”的声符转化 |
| 考古学 | 工具实物考证 | 商周青铜镰刀出土 |
| 哲学 | 精神意象转化 | “锲而不舍”的伦理价值 |

该字完整呈现了从具体工具到抽象精神的语义升华过程,是汉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造字思维的典型代表。当代语用中,其坚持不渝的象征意义已超越原始工具义,成为民族精神符号之一。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3日

相关推荐

  • 纥怎么读音?一分钟学会这个生僻字的发音!

    “纥”的读音是 hé 或 gé。 发音技巧: 当读 hé 时: 发音时,舌根紧贴软腭,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通过,但声带要振动,发出类似“h”的音(实际上“hé”的发音中,舌根并不完…

    2025年1月5日
    3620
  • 借景抒情诗经典有哪些?《春望》中的家国情怀

    借景抒情诗经典有哪些?《春望》中的家国情怀 一、借景抒情诗的定义与特点 借景抒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寄托个人情感或社会思考。其核心特点是“…

    2025年4月17日
    530
  • 无为米饺的特色源自哪里?

    无为米饺的特色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 地域特色与历史渊源 无为米饺是安徽省无为市(现无为市)的特色传统早点,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渊源。无为市位于长江北岸,临江滨湖,水系发达,土…

    2025年1月2日
    1800
  • 小学课本中的屈原诗有哪些?《离骚》节选的深意

    小学课本中的屈原诗有哪些?《离骚》节选的深意 一、小学课本中的屈原诗歌选录 屈原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多以节选或改编形式出现,旨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

    2025年4月17日
    1020
  • 丢的诗有哪些主题?失落情感的诗意表达

    丢的诗有哪些主题?失落情感的诗意表达 一、丢的诗的主题概述 丢(原名贾浅浅)是中国当代诗人,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意象运用著称。她的诗歌主题多元,但核心常围绕失落、孤独、记…

    2025年4月20日
    660
  • 写春景的诗有哪些诗?春暖花开中的诗意描绘

    写春景的诗有哪些诗?春暖花开中的诗意描绘 一、引言:春天与诗歌的永恒联结 春天是诗人笔下永恒的题材,“春暖花开”的景象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从《诗经》到唐宋诗词,再到现代诗…

    2025年4月19日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