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出自哪里?这个字有什么含义?

锲出自哪里?这个字有什么含义?

锲的起源与含义

一、字形溯源与造字本义

“锲”字最早见于小篆,由”金”(钅)和”契”两部分组成:
“金”部表明与金属工具相关
“契”部既表音又表意,原指刻划行为

《说文解字》注:”锲,镰也。从金契声。”其本义指金属制作的收割工具,后引申为刻划动作。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时期青铜器铭文中已出现类似结构的字符,印证其悠久的造字历史。

二、核心语义演变

1. 原始义项

古代镰刀类农具,《荀子·荣辱》载:”刈稻而失其锲”,此处即指收割工具。

2. 主要引申义

刻镂行为:如《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重点名句
截断动作:《左传》”锲其轴”即切断车轴
比喻坚持不懈(现代常用义)

三、文化语境中的实际案例

案例1:考古实证

2021年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发现刻有”锲”字符的铭文,经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10世纪器物,这是目前最早的实物例证。

案例2:经典文献应用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其中”刻削”即”锲”的同义表述,反映其工艺内涵。

案例3:现代语言转化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阐释中,常引用”锲而不舍”作为治学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体现该字义的现代传承。

四、跨学科视角解读

| 学科领域 | 解析视角 | 典型例证 |
|———|———-|———-|
| 文字学 | 形声字演变规律 | 从”契”到”锲”的声符转化 |
| 考古学 | 工具实物考证 | 商周青铜镰刀出土 |
| 哲学 | 精神意象转化 | “锲而不舍”的伦理价值 |

该字完整呈现了从具体工具到抽象精神的语义升华过程,是汉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造字思维的典型代表。当代语用中,其坚持不渝的象征意义已超越原始工具义,成为民族精神符号之一。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3日

相关推荐

  • 楚王失弓出自哪个故事?历史故事讲解!

    楚王失弓的故事出自中国古代的多个文献记载,其中较为著名的版本见于《吕氏春秋》和《孔子家语》等典籍。以下是关于这个故事的历史讲解: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君主(…

    2024年12月31日
    950
  • 提溃蚁穴出自哪里?这句话有何寓意?

    提溃蚁穴的出处与寓意分析 # 一、成语出处考证 “提溃蚁穴”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韩非子·喻老》篇。原文记载:>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2025年4月13日
    150
  • “疏影”出自哪句古诗中?诗词名句欣赏!

    “疏影”一词出自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中的名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句诗是咏梅的经典之作,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疏朗的影子横斜在清浅的水面上,清幽的香气在黄…

    2024年12月28日
    1350
  • 春天好听的诗歌有哪些?《春望》外的绝美春日吟唱

    春天好听的诗歌有哪些?《春望》外的绝美春日吟唱 春天作为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历代文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除了杜甫的《春望》,还有许多意境绝美的春日诗作值得品读。以下从不同角度推荐几…

    2025年4月17日
    180
  • 八仙过海出自哪里?这个故事有何寓意?

    八仙过海:起源、寓意与现实启示 一、八仙过海的起源与出处 “八仙过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最早见于明代吴元泰所著的神魔小说《东游记》(全称《八仙出处东…

    2025年4月13日
    140
  • 煎饼果子源自哪里?天津特色小吃的文化密码

    煎饼果子源自哪里?天津特色小吃的文化密码 一、煎饼果子的起源争议 煎饼果子作为天津的标志性小吃,其起源一直存在多种说法。主流观点认为它诞生于清末民初的天津码头文化,是劳工阶层为快速…

    2025年4月14日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