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藕香残玉簟秋”出自哪首词?李清照词作的艺术赏析

"红藕香残玉簟秋"出自哪首词?李清照词作的艺术赏析

一、”红藕香残玉簟秋”的出处考据

“红藕香残玉簟秋”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经典词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此词为李清照早期作品,创作于其丈夫赵明诚远游期间,抒发了闺中孤寂与相思之情。

原文节选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二、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

1. 意象的细腻运用

李清照擅长通过自然意象传递情感。例如:
“红藕香残”以荷花凋零暗喻青春易逝;
“玉簟秋”用竹席凉意暗示孤寂心境。
实际案例:在《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同样以器物(香炉)和天气烘托愁绪。

2. 语言的白描与凝练

其词作语言清新自然,却蕴含深刻情感。如《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叠字强化哀婉氛围。

3. 音律的和谐之美

李清照精通音律,词作兼具音乐性与文学性。例如《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平仄交错,读来朗朗上口。

三、对比分析: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

| 时期 | 代表作品 | 艺术特点 |
|———–|————–|————–|
| 前期 | 《一剪梅》《醉花阴》 | 婉约清丽,多写闺情相思 |
| 后期 | 《声声慢》《永遇乐》 | 沉郁悲凉,充满家国之痛 |

重点内容:南渡后,李清照词风从个人愁绪转向时代悲歌,如《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展现豪迈气概。

四、总结

李清照以女性视角高超艺术表现力成为婉约派代表。其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名句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堪称宋词巅峰之作。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4日

相关推荐

  • 屈原诗歌代表作:楚辞中的浪漫主义精神

    屈原诗歌代表作:楚辞中的浪漫主义精神 一、屈原与楚辞的文学地位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主…

    2025年4月20日
    610
  • 范仲淹诗词全集:先忧后乐精神的文学体现

    范仲淹诗词全集:先忧后乐精神的文学体现 一、范仲淹的生平与思想核心 范仲淹(989—1052),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成为儒家士大夫的典…

    2025年4月18日
    800
  • 25cr2mova这个钢材牌号怎么读?

    25Cr2MoVA这个钢材牌号的读法是 èr wǔ chūn èr mó wǎ。 具体来说: 25 读作 èr wǔ。 Cr 在钢材牌号中代表铬(gè),但在这里按照习惯读法,与数…

    2025年1月17日
    3300
  • 颈椎有什么诗有哪些?健康主题的诗歌创作

    颈椎健康主题诗歌创作指南 一、颈椎相关的诗歌主题 颈椎健康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以下诗歌创作方向可供参考:1. 疼痛与警示:描述颈椎不适带来的困扰,唤起健康意识。 –…

    2025年4月19日
    660
  • 泾渭分明出自哪种自然现象?地理文化的象征表达

    泾渭分明:自然现象与地理文化的象征表达 一、泾渭分明的自然现象来源 “泾渭分明”这一成语源自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泾河与渭河交汇处的自然景观。两河因水质、含沙量差异,在交汇处形成清…

    2025年4月11日
    410
  • 关于燕子的诗有哪些?呢喃春燕的诗歌意象

    呢喃春燕的诗歌意象:经典作品与文学解析 燕子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常被赋予报春使者、离愁象征和家园眷恋等多重文化内涵。本文梳理经典咏燕诗作,并分析其艺术表现。 一、燕子的自…

    2025年4月19日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