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出自哪首唐诗?孟郊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春风得意”的出处
“春风得意”这一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全诗如下:
>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是孟郊46岁中进士后所作,表达了他多年科举失意后终于金榜题名的狂喜之情。“春风得意”生动刻画了诗人登科后神采飞扬、志得意满的精神状态,成为后世形容人生顺遂的经典意象。
—
二、孟郊诗歌的艺术成就
孟郊(751—814),字东野,中唐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其诗以苦吟著称,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语言凝练,意境奇崛
孟郊作诗刻意求工,语言瘦硬冷峻,善用比喻和象征。例如:
– 《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寸草”喻游子,“春晖”喻母爱,朴素中见深刻。
– 《秋怀》中“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用“滴梦”“梳骨”等奇崛意象,表现孤寂凄冷之感。
2. 题材贴近现实,关注底层
孟郊一生困顿,其诗多写贫寒之士的生存困境,如:
– 《寒地百姓吟》揭露百姓饥寒交迫的惨状:“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 《织妇辞》描写织女的辛劳:“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3. 情感真挚,以“苦吟”著称
孟郊作诗呕心沥血,追求“诗从肺腑出”的境界。韩愈评其“刿目鉥心,刃迎缕解”(《贞曜先生墓志铭》)。例如:
– 《怨诗》中“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以极端方式表达相思之苦,震撼人心。
—
三、孟郊的文学史地位
孟郊是中唐韩孟诗派的核心人物,其诗风瘦硬奇险,开宋诗议论化、散文化先河。苏轼称“郊寒岛瘦”,后世将其与贾岛并列为“苦吟诗人”代表。
重点内容:孟郊的诗歌虽以“寒苦”著称,但情感真挚、艺术独创,对后世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