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全收录:新乐府运动的旗手
一、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772-846年)是中唐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也是新乐府运动的核心倡导者。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应“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以通俗语言反映社会现实,批判时弊。
重点内容:白居易与元稹共同推动新乐府运动,其诗歌以现实主义和通俗性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
1. 语言通俗,贴近民众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浅显易懂,甚至“老妪能解”。例如:
> 《卖炭翁》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通过卖炭老翁的悲惨遭遇,揭露宫市制度的黑暗。
2. 主题鲜明,关注社会
他的诗歌多聚焦民生疾苦,如《观刈麦》描写农民劳作的艰辛: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3. 叙事性强,情感真挚
《长恨歌》以叙事手法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兼具历史厚重与艺术感染力。
三、代表作品分析
1. 《琵琶行》
重点内容:通过琵琶女的遭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体现白居易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2. 《新乐府五十首》
这一组诗直接实践新乐府主张,如《杜陵叟》批判苛税:
>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四、白居易的文学地位
重点内容:白居易的诗歌在唐代即广为流传,甚至远播日本、朝鲜。他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通俗化倾向为后世文人提供了重要借鉴。
五、结语
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的旗手,其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承载了深刻的社会关怀。收录其全部作品,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唐代诗歌的多元面貌。
重点内容:研究白居易,就是研究一个时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