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概述
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
截至2023年,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 23个省(如河北省、广东省)
– 5个自治区(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4个直辖市(如北京市、上海市)
–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由来
1. 省名由来
(1) 地理特征命名
– 河南省/河北省: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南为河南,以北为河北。
– 湖南省/湖北省:以洞庭湖为界,湖以南为湖南,以北为湖北。
(2) 历史渊源命名
– 山东省/山西省:源于古代“山东”(太行山以东)和“山西”(太行山以西)的行政区划。
– 福建省:唐代设“福建观察使”,取福州、建州(今建瓯)首字组合。
(3) 民族与文化命名
– 吉林省:源自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池”),指松花江流域。
– 云南省:因位于“云岭之南”得名,或传汉武帝时见“彩云现于南中”而得名。
2. 自治区名称由来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新疆”意为“新辟疆土”(清朝平定准噶尔后命名);
– “维吾尔”为当地主体民族名称,意为“团结”“联合”。
– 西藏自治区:
– “西藏”源于清代“卫藏”(“卫”指前藏,“藏”指后藏),后统称为西藏。
3. 直辖市名称由来
– 北京市:
– 明代永乐帝迁都后称“北京”(与南京对应),意为“北方的京城”。
– 重庆市:
– 南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后即位,称“双重喜庆”,故名“重庆”。
4. 特别行政区名称由来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名称源于“莞香”(古代东莞一带出口香料),因转运港口得名“香港”。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葡萄牙人初到澳门时称“A-Ma Gau”(妈祖港),音译为“澳门”。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四川省名称争议
– 说法1:因境内有“四条大河”(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
– 说法2:源于宋代“川峡四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简称“四川路”。
– 学界共识:第二种说法更权威,体现历史行政区划演变。
案例2:黑龙江省的满语渊源
– 名称来自“黑龙江”(满语“萨哈连乌拉”),意为“黑色的江”,因江水含腐殖质呈深色得名。
总结
中国省级行政区名称多源于地理、历史、民族等因素,部分名称(如新疆、重庆)背后蕴含丰富文化内涵。通过研究名称由来,可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