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告乃翁”出自哪首诗?陆游《示儿》的家国情怀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不忘告乃翁”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示儿》。全诗如下: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诗作于陆游临终前(1210年),凝聚了他毕生的家国忧思。“九州同”指国家统一,“告乃翁”则表达了对收复中原的执念,即使死后仍盼子孙传递捷报。
二、陆游的家国情怀解析
1. 忧患意识与民族气节
陆游生于北宋灭亡之际(1125年),亲历靖康之耻,诗中反复呼吁抗金复国。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展现其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志。
2. 家庭教育中的爱国传承
《示儿》并非孤立案例。陆游曾多次通过诗作教导子孙:
– 《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实践精神;
–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体现平民亦需担当的家训。
三、实际案例:家国情怀的现代表达
1. 历史教育中的《示儿》
2023年人教版语文教材将《示儿》列为小学必背古诗,通过“临终嘱托”的感染力,引导学生理解“爱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2. 文化符号的当代运用
– 影视作品: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引用“王师北定中原日”激励青年,链接古今爱国情怀;
– 公益宣传:央视纪录片《山河岁月》以陆游诗句为序,强化民族集体记忆。
四、结语
陆游的《示儿》超越时空,成为中华文化中家国同构的象征。“不忘告乃翁”不仅是个人遗愿,更揭示了中国人对统一与复兴的永恒追求。在当代,传承这种精神仍需从历史教育和文化实践入手,让家国情怀薪火相传。
重点内容标红提示:诗句、核心概念及案例关键数据需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