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是什么?词牌名起源、特点及经典词作解析

卜算子是什么?词牌名起源、特点及经典词作解析

卜算子是什么?词牌名起源、特点及经典词作解析

一、卜算子的起源

卜算子宋代流行的词牌名,属小令(短小的词调)。其名来源有两种说法:
1. 唐代骆宾王诗作中喜用数字,人称“卜算子”,后演变为词牌。
2. 与占卜计算有关,因早期词作多写人生际遇的感慨,如占卜般充满哲思。

正式定型于宋代,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早期经典。

二、词牌格律特点

1. 字数与句式
– 双调,共44字,上下阕各四句。
– 典型句式:五五七五(每阕前两句五言,第三句七言,末句五言)。
2. 押韵规则
– 上下阕各两仄韵,可通篇一韵或换韵。
3. 情感基调
– 多抒写孤寂、离愁或人生感悟,风格含蓄隽永

示例格律(以苏轼词为例):
> 缺月挂疏桐(仄),漏断人初静(仄)。
> 谁见幽人独往来(平),缥缈孤鸿影(仄)。

三、经典词作解析

1.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解析
主题:以“孤鸿”自喻,抒发贬谪黄州的孤高心境
艺术手法托物言志,“拣尽寒枝不肯栖”体现坚守节操的文人风骨。

2. 陆游《卜算子·咏梅》

原文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解析
主题:借梅花写坚贞品格,暗喻自身政治遭遇
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成为咏梅绝唱,强调精神不朽

四、后世影响

– 卜算子因短小精悍、意蕴深远,成为宋词中哲理性词作的代表词牌。
– 现代创作中仍被沿用,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对陆游词的翻新与超越

总结:卜算子以简练的形式承载深刻情感,是理解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

(0)
上一篇 13小时前
下一篇 13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