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哪首诗?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全解

"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哪首诗?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全解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全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出处与深意

一、名句出处与背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常游历西湖,此诗为雨后观湖感怀之作,以奇喻写尽西湖之美,成为千古名篇。

原诗全文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诗句逐句解析

1. “水光潋滟晴方好”

潋滟(liàn yàn):阳光下水波荡漾的样貌。
艺术手法:直写晴日西湖的明媚,“方好”强调唯有此刻的晴光最能展现湖光之美。
案例:现代摄影中,西湖晴日拍摄的”雷峰夕照”、”苏堤春晓”等景观,正呼应此句的视觉张力。

2. “山色空蒙雨亦奇”

空蒙:细雨中山色朦胧的意境。
对比手法:与上句形成晴雨对照,“亦奇”点出雨天西湖的独特韵味。
案例:南宋画家马远〈水墨西湖图〉即以雨雾中的远山表现”空蒙”之态。

3. “欲把西湖比西子”

西子:春秋越国美女西施,象征天然去雕饰的美。
比喻创新:首次将西湖人格化,开创”湖美人”的审美范式,后世诗词、绘画多沿袭此喻。

4. “淡妆浓抹总相宜”核心名句

哲学内涵
淡妆对应雨天素雅,浓抹对应晴日绚烂。
“总相宜”体现苏轼”自然为美”的审美观,暗含道家”顺应天成”思想。
实际应用:杭州西湖景区宣传常引用此句,强调四时景致皆可观赏(如春季桃柳为”浓抹”,冬雪断桥为”淡妆”)。

三、全诗艺术价值

1. 语言风格:平易浅显却意境深远,体现苏轼”以俗为雅”的创作理念。
2. 影响
– 奠定西湖”人间天堂”的文化定位,清代康熙帝题”西湖十景”即受此诗启发
– 成为后世评价自然景观的通用标准(如桂林山水”淡妆浓抹”之评)。

四、延伸思考:苏轼的西湖情结

苏轼在杭期间留下大量西湖诗作(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并主持疏浚西湖、修筑苏堤。“淡妆浓抹”不仅是写景,更隐含其对政治浮沉的豁达——无论顺境(晴)逆境(雨),皆可坦然处之。

> 总结:此诗以简练笔墨完成”景—喻—理”的升华,“淡妆浓抹总相宜”至今仍是跨领域(文学、美学、旅游)的经典IP

(0)
上一篇 2025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14日

相关推荐

  • 刘诗诗影视主题曲全收录:哪些旋律与剧情完美契合?

    刘诗诗影视主题曲全收录:哪些旋律与剧情完美契合? 一、引言:音乐与叙事的双重魅力 影视主题曲作为剧情的情感放大器,往往能通过旋律与歌词深化角色塑造。刘诗诗作为兼具演技与观众缘的演员…

    2025年4月27日
    900
  • 往届毕业生怎么读大专?流程是怎样的?能解答一下吗?

    往届毕业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读大专,具体流程和方式如下: 一、主要途径 普通高考 往届生可以以社会考生的身份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 达到专科录取分数线后,进行网上…

    2024年12月21日
    4030
  • 关于梅花的诗句,还有哪些值得品味?

    关于梅花的诗句,还有哪些值得品味? 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自古以来便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它不仅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还象征着高洁、孤傲的品格。历代诗人通过梅花表达了自己…

    2025年3月9日
    1840
  •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有何深意?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诗意解析与文化深意 #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天末怀李白》。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秋…

    2025年4月6日
    1150
  • 李白写的诗有哪些传世佳作?

    李白传世诗作研究:经典作品赏析 一、李白诗歌创作概况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现存诗作约1…

    2025年4月4日
    720
  • 风中摇曳的芦苇诗句,有哪些意境悠远?

    风中摇曳的芦苇诗句:意境悠远的自然之美 芦苇,作为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常以其柔韧的姿态和随风摇曳的特性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诗歌中,芦苇往往被赋予深刻的象征意义,成为表达情感、…

    2025年3月9日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