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字入诗,有哪些经典之作?

“戒”字入诗,有哪些经典之作?

“戒”字入诗的经典之作探析

一、“戒”字的文学意蕴

“戒”在古诗中常承载劝诫、警示、自省的深意,既可指向道德约束(如戒奢、戒贪),也可表达人生感悟(如戒躁、戒嗔)。其凝练的意象与诗歌的哲理性高度契合,成为诗人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

二、经典诗作案例分析

1. 白居易《狂歌词》

> *“戒哉念封执,以保尔躬终。”*
标红重点:此诗以“戒”直斥贪恋权位的危害,强调自我约束。白居易通过“戒哉”的呼告式表达,强化警示效果。

2. 王梵志《世无百年人》(唐代白话诗)

> *“得长命药,得免死符。”*
标红重点:诗中重复使用“戒”字,讽刺世人追求长生的虚妄,凸显对执念的批判,语言质朴却发人深省。

3. 苏轼《洗儿诗》

>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隐含之“戒”:虽未直接出现“戒”字,但全诗以反讽手法劝诫世人戒除对“聪明”的执念,体现苏轼的豁达智慧。

4. 陆游《示儿》

> *“戒杀尚有效,爱物良未仁。”*
标红重点:陆游借“戒杀”探讨仁德的边界,反映宋代理学思想对诗歌的渗透。

三、“戒”诗的创作特点

1. 修辞手法:多用呼告、对比(如白居易的直呼“戒哉”),增强感染力。
2. 思想内核:常与佛道思想结合(如王梵志诗中的生死观)。
3. 社会功能:具有鲜明的教化意义,如陆游诗中的道德训诫。

四、后世影响

“戒”字诗从唐代的直白劝世,到宋代的哲理化,逐步深化为文人自省与批判的工具。现代创作中,“戒”仍被用于环保、反腐等主题,延续其警示价值。

结语:以“戒”入诗,既是语言的凝练,更是思想的提纯。从个人修身到社会规训,这些经典之作跨越时空,至今熠熠生辉。

(0)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

  • “月中”指的是什么时候?

    月中指的是什么时候?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月中”这个词,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它具体指的是哪一段时间。本文将详细解释“月中”的含义,并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明其应用场景。 …

    2025年3月23日
    3400
  • 战役诗有哪些展现战争之残酷?

    战役诗如何展现战争之残酷 一、战役诗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战役诗是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形式,通过文学手法记录战场场景、将士命运及战争影响。中国古代战役诗(如《诗经·秦风·无衣》)和西方史…

    2025年4月4日
    900
  • 次韵在诗词创作中是什么意思?

    次韵在诗词创作中是什么意思? # 一、次韵的定义 次韵,又称步韵,是中国传统诗词创作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创作时严格按照原诗的韵脚字及其顺序进行和诗。这种创作方式既体现了对原作的尊…

    3天前
    80
  • 骆宾王的诗还有哪些未被发掘的瑰宝?

    骆宾王诗歌中未被发掘的瑰宝:文本再发现与价值重估 一、骆宾王诗歌研究的现状与局限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以《咏鹅》《在狱咏蝉》等作品闻名,但现存研究中…

    2025年4月4日
    820
  • 从兄指的是谁?解读古代亲属关系的称谓

    从兄指的是谁?解读古代亲属关系的称谓 在古代中国,亲属关系的称谓体系极为复杂,其中“从兄”这一称谓常常让人感到困惑。本文将通过解读“从兄”的具体含义,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

    2025年3月16日
    1350
  • 苏轼诗词中的”呵呵”妙用有哪些?笑谈文学大家的幽默笔触

    苏轼诗词中的”呵呵”妙用有哪些?笑谈文学大家的幽默笔触 一、**”呵呵”的文学背景与苏轼的幽默特质 “呵呵”…

    2025年4月23日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