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诗的定义及结构特点
# 一、绝句诗的定义
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起源于汉魏六朝,成熟于唐代。其名称来源于“断句”,即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绝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每首四句,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古典诗歌中最短小精悍的形式之一。
重点内容:绝句的核心特点是“短而精”,通过有限的字数表达丰富的情感或哲理,常见于抒情、写景或即兴创作。
—
# 二、绝句的结构特点
# 1. 固定句式与字数
– 五言绝句:每句5字,全诗20字。
– 七言绝句:每句7字,全诗28字。
# 2. 押韵规则
– 通常偶句押韵(第二、四句),首句可押可不押。
– 押平声韵为主,且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 3. 平仄要求
– 遵循近体诗平仄格律,分为“仄起式”和“平起式”两种基本格式。
– 重点内容:绝句的平仄需保证音律和谐,避免“孤平”“三平尾”等禁忌。
# 4. 对仗灵活
– 绝句的对仗无严格规定,可全篇不对仗,也可前两句或后两句对仗。
—
# 三、实际案例解析
# 案例1:五言绝句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平起,首句押韵)
疑是地上霜。(押韵)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押韵)
分析:
– 押韵:光、霜、乡(押“ang”韵)。
– 平仄:符合平起首句押韵格式。
– 情感:通过简单意象表达思乡之情,体现绝句的凝练性。
# 案例2:七言绝句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平起,首句押韵)
千里江陵一日还。(押韵)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押韵)
分析:
– 押韵:间、还、山(押“an”韵)。
– 结构:后两句以动态画面表现舟行迅捷,不对仗但意境连贯。
—
# 四、总结
绝句以短小精悍、言简意丰为特色,通过严格的格律和灵活的创作手法,成为古典诗歌的瑰宝。重点内容:掌握其句式、押韵、平仄规则,是创作与鉴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