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字在古文中的常见释义
一、基本释义
楚(chǔ)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多义字,其常见释义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指代地域名称
– 楚国:先秦时期重要的诸侯国,如: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
*此处前一个”楚”指楚国,后一个强调楚地人民。*
– 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 “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此处”楚天”指南方天空。*
2. 形容状态
– 清晰、整齐(本义为丛生灌木,引申为分明):
> “衣裳楚楚。”(《诗经·曹风·蜉蝣》)
*形容衣着整洁鲜明。*
– 痛苦、凄苦:
> “痛矣楚毒。”(《后汉书·袁谭传》)
*”楚毒”指酷刑带来的痛苦。*
3. 植物相关
– 荆条(刑具):
> “负荆请罪”中的”荆”即楚的别称。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肉袒负荆”,此”荆”为楚木制成的刑杖。*
二、特殊用法案例
1. 星宿名
> “星分翼轸,地接衡楚。”(王勃《滕王阁序》)
*此处”楚”既指地域(楚地),又与翼轸星宿对应。*
2. 姓氏
– 如宋代书法家楚衍。
三、易混淆释义辨析
| 释义 | 典型用例 | 易混点 |
|——|———-|——–|
| 痛苦 | “酸楚” | 常与”辛酸”混淆 |
| 整齐 | “清楚” | 现代汉语保留此义 |
| 鞭打 | “夏楚“(教鞭) | 易误解为地名 |
重点提示:
在阅读古文时,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具体释义,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中,”楚”明确指国家名,而《诗经》”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则为状态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