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这一词牌名的含义是什么?
一、词牌名的来源与基本含义
青玉案是中国古代词牌名之一,起源于汉代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其中,“青玉案”原指用青玉制成的托盘或几案,后逐渐演变为词牌名。
– “青玉”:象征高贵、典雅,常与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相关联。
– “案”:指古代放置物品的矮桌或托盘,引申为承载情感或思想的载体。
二、词牌名的文学意义
在宋词中,青玉案多用于表达婉约深沉的情感,尤其适合抒写离愁别绪、人生感慨或隐逸情怀。其格律特点为:
– 双调六十七字,上下阕各六句,五仄韵。
– 句式灵活,兼具长短句交错之美,适合细腻的情感铺陈。
重点内容:青玉案的词牌名不仅是一个音乐曲调的名称,更承载了古代文人对高雅生活与精神追求的象征。
三、实际案例解析
1.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主题:通过元宵夜的热闹场景,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与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 青玉案的运用:以“案”为意象,暗喻人生际遇的承载与选择。
2.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主题:以闲愁为线,通过自然景物叠加,表现缠绵悱恻的情感。
– 青玉案的象征:词牌名与内容呼应,体现“案”作为情感载体的功能。
四、与其他词牌名的对比
– 与“浣溪沙”对比:浣溪沙多写自然山水,而青玉案更侧重内心情感的深度挖掘。
– 与“菩萨蛮”对比:菩萨蛮节奏明快,青玉案则以舒缓深沉见长。
五、总结
青玉案作为词牌名,既保留了器物本身的典雅意象,又在文学发展中成为婉约词的代表形式之一。其含义超越了字面,成为文人表达复杂情感与哲思的艺术工具。
重点内容:理解青玉案,需结合其历史渊源、格律特点及经典作品,才能全面把握其文学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