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一朵值千金》全诗内容解析?咏物诗创作背景

《牡丹一朵值千金》全诗内容解析?咏物诗创作背景

《牡丹一朵值千金》全诗内容解析与咏物诗创作背景

一、诗歌全文及作者考据

《牡丹》
唐·张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此诗作者存在争议,《全唐诗》同时收录于张又新和柳浑名下。根据唐代牡丹文化兴盛期(中唐)及诗歌风格判断,更可能出自中唐诗人张又新之手,其生活年代恰逢牡丹鉴赏热潮(约公元810年前后)。

二、逐句深度解析

1. 首句“牡丹一朵值千金”

经济价值映射:唐代牡丹确有天价交易记录。白居易《买花》载“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印证当时单株牡丹价格堪比中产家庭年赋税
社会心理揭示:反映唐人将牡丹视为“阶层符号”,权贵争购名品(如“姚黄魏紫”)以显身份

2. 次句“将谓从来色最深”

认知颠覆:诗人原以为深色牡丹最为珍贵,符合当时主流审美(朱红色最受推崇)
伏笔手法:为后文发现白牡丹的震撼做铺垫,形成色彩认知的戏剧性反转

3. 三四句“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视觉冲击:“似雪”比喻打破对牡丹的固有想象,突出白牡丹的素雅之美
哲学升华“辜负”二字既是自嘲也是悟道——此前执着于世俗价值标准,反而错过了真正的审美本质

三、创作背景与咏物诗传统

1. 中唐牡丹文化热潮

历史事件:唐宪宗时期(806-820)牡丹种植达到巅峰,长安慈恩寺、崇敬寺定期举办赏花盛会
艺术关联:周昉《簪花仕女图》中贵妇头戴牡丹,印证其作为时尚符号的地位

2. 咏物诗的深层结构

此诗典型体现唐代咏物诗“物-情-理”三重结构
| 结构层次 | 内容体现 | 艺术功能 |
|———-|——————-|————————|
| 物象层 | 牡丹的色彩与价值 | 建立感官认知基础 |
| 情感层 | 惊叹-困惑-醒悟 | 引发读者共鸣 |
| 哲理层 | 对价值评判的反思 | 提升诗歌思想深度 |

3. 比较文学案例

与白居易《白牡丹》的互文关系
>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两首诗均通过白牡丹的冷遇隐喻士人处境,张诗侧重价值认知的觉醒,白诗侧重政治身份的思考,共同构成中唐咏物诗的深度转向。

四、现代启示与应用

1. 文化符号解码:牡丹从富贵象征到审美批判的演变,体现唐代文化精神的多元性
2. 创作示范价值:展示如何通过日常物象的非常规观察(如发现白牡丹之美)实现艺术创新
3. 收藏市场印证:现代古籍拍卖中,明代《牡丹谱》抄本成交价达百万,印证牡丹文化持续影响力

结语

此诗短短28字完成从物质崇拜到精神觉醒的升华,突破了传统咏物诗单纯描摹形色的局限,体现了中唐诗歌从外在描摹向内心探求的转型。其揭示的“价值重估”命题,在当今艺术鉴赏与消费文化中仍具现实意义。

(0)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关于回首过往的诗句,如何表达那份怀旧之情?

    回首过往的诗句:如何表达那份怀旧之情? 引言 怀旧是人类情感中一种复杂而深刻的体验,它让我们在回忆中寻找过去的影子,感受时光的流逝。诗句作为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常常被用来表达这…

    2025年3月22日
    1150
  • 徐复祚这个名字应该怎么读?能给出正确发音吗?

    徐复祚这个名字的正确发音是“Xú Fù Zuò”。 徐:读作“X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 复:读作“Fù”,表示重复、又、再等意思。 祚:读作“Zuò”,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有福泽、帝…

    2024年12月21日
    1760
  • “如履平地”怎么读?成语发音教程来了!

    “如履平地”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形容做事情轻而易举,不费力,就像走在平地上一样。在汉语普通话中,它的发音为 rú lǚ píng dì。以下是对这个成语发音的详细教程: 一、发音分解…

    2024年12月17日
    2650
  • 对朋友依依不舍的诗句,有哪些感人至深?

    对朋友依依不舍的诗句,有哪些感人至深? 在人生的旅途中,朋友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伴侣。然而,离别总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即将分别的朋友,我们常常会感到依依不舍。古往今来,许多诗人用他们的笔…

    2025年3月12日
    1600
  • 孟浩然写的诗有哪些诗?在山水田园中感受诗风

    孟浩然写的诗有哪些诗?在山水田园中感受诗风 一、孟浩然的诗歌创作背景 孟浩然(689—740),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他一生隐居或漫游,诗作多描绘自然…

    2025年4月25日
    510
  • 年轻有为,古诗中有哪些赞美之词?

    年轻有为:古诗中的赞美之词 一、引言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年轻有为”是备受推崇的品质。诗人常以华美辞藻赞美青年才俊的才华、志向与成就。本文梳理古诗中相关的赞美之词,并结合实际案例分…

    2025年8月15日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