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的近义词,你知道多少种?
在汉语的丰富词汇中,”一丘之貉”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比喻彼此同属一类,品质或行为同样低劣。它源自《汉书·杨恽传》,原意指同一座山丘上的貉(一种动物),引申为臭味相投的一路人。掌握其近义词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度,还能深化对人性与社会的洞察。
核心近义词解析
以下是”一丘之貉”的几个核心近义词,它们在不同语境下各有侧重,但核心都指向“同类”或“同流”的贬义色彩。
1. 沆瀣一气
此成语出自宋代钱易的《南部新书》,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它更强调双方或多方在思想、行为上的合流与勾结,常带有“串通一气”的意味。
– 实际案例:在商业竞争中,两家竞争对手为了垄断市场,暗中勾结、统一抬价,这种行为就可以被形容为“沆瀣一气”,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2. 蛇鼠一窝
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俗语,意思是蛇和老鼠同住在一个窝里,比喻坏人互相勾结,聚在一起做坏事。其贬义色彩比“一丘之貉”更为强烈和直白。
– 实际案例:某个诈骗团伙的成员各有分工,有的负责打电话,有的负责转账洗钱,他们聚集在一个窝点作案,正是“蛇鼠一窝”的真实写照。
3. 同流合污
源自《孟子·尽心下》,原指随世浮沉,现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这个词更侧重于动态的“行为过程”,强调个人放弃原则,主动融入恶劣的环境或群体。
– 实际案例:一位刚入职的公务员原本充满理想,但在周围同事普遍收受礼品的不良风气影响下,最终也选择了“同流合污”,走上了腐败的道路。
4. 臭味相投
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坏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样坏毛病、坏嗜好的人彼此合得来。它更侧重于因低劣的趣味、品性而相互吸引。
– 实际案例:几个都喜欢在网络上散播谣言、攻击他人的人,在一个论坛里相识并迅速成为好友,这真是“臭味相投”。
其他相关表达
除了上述核心近义词,还有一些词语和表达也含有类似的意思:
* 物以类聚:通常与“人以群分”连用,强调同类的人或事物常聚集在一起。它是一个中性偏贬义的描述,本身不直接指代“坏”,但用在特定语境中,含义与“一丘之貉”非常接近。
* 一路货色:口语化表达,指同一类型的坏东西,常用于指责人或事物属于同一低劣品类。
* 狐群狗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或无聊的朋友,带有强烈的蔑视意味。
总结与辨析
虽然这些词语都表示“同类”或“同流”,但细微差别在于:
| 成语/词语 | 侧重点 |
| :— | :— |
| 一丘之貉 | 强调同属一类,本质相同。 |
| 沆瀣一气 | 强调互相勾结,合伙做事。 |
| 蛇鼠一窝 | 强调聚集一处,狼狈为奸(贬义最强)。 |
| 同流合污 | 强调个体主动融入坏群体并参与其中。 |
| 臭味相投 | 强调因低劣的趣味、品性而相互吸引。 |
灵活运用这些词汇,能使你的批判和描述更加鞭辟入里,精准传神。下次再遇到“一丘之貉”时,不妨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最贴切的那个词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