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的近义词与疲惫表达词解析
一、核心近义词分类
1. 生理性疲惫
疲倦 – 指身体机能下降的生理状态
乏力 – 强调体力缺失的虚弱感
疲惫不堪 – 形容极度消耗的复合状态
*案例:连续手术8小时后,医生感到浑身乏力,连握手术刀的力气都快消失*
2. 心理性疲劳
倦怠 – 特指心理层面的消耗感
心力交瘁 – 强调心理能量枯竭
*案例:项目经理同时处理5个跨國项目,最终因心力交瘁申请调休*
3. 复合型状态
精疲力尽 – 身心双重耗尽的标准表达
人困马乏 – 具象化群体疲劳的古语
*案例:登山团队登顶后精疲力尽,连搭建帐篷的动作都变得迟缓*
二、专业场景应用差异
医疗领域
衰竭(如心力衰竭) – 医学特指器官功能衰退
虚脱 – 达到生理临界点的严重状态
*临床记录:患者术后出现体力衰竭症状,需持续监测电解质水平*
职场语境
过劳 – 符合劳动法认定的职业状态
超负荷 – 设备/人体超出承受极限
*HR报告:连续3周加班使员工进入过劳状态,工作效率下降40%*
文学表达
疲敝(古文) – 兼具经济困顿与身体疲劳
劬劳(诗经) – 蕴含劳作崇高的古典表达
*鲁迅《故乡》:”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三、程度分级体系
| 程度 | 书面语 | 口语化表达 | 强度指数 |
|——|—————–|—————|———-|
| 轻度 | 微倦 | 有点累 | ★☆☆☆☆ |
| 中度 | 疲顿 | 累得慌 | ★★★☆☆ |
| 重度 | 力竭 | 累趴下 | ★★★★★ |
四、使用建议
1. 医学文书优先采用衰竭、虚脱等专业术语
2. 法律文件适用过劳、超负荷等法定概念
3. 文学创作可选用劬劳、疲敝增强文韵
4. 日常交流建议使用精疲力尽、浑身乏力等通用表达
*实际应用案例:抗疫纪实文学中”被口罩勒出深痕的护士,眼中带着倦怠却仍坚持巡房”,同时呈现生理疲劳与心理坚持的双重维度*
>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规范用语,在正式文书中应避免使用”累成狗”等非正式表达,建议转换为筋疲力尽等标准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