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讥刺”怎么读?成语发音及含义!

"讥刺"怎么读?成语发音及含义!

“讥刺”的正确读音为jī cì。以下是对这个成语的发音及含义的详细解释:

一、发音

  • 声母

    • “讥”的声母为“j”,发音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留出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声带不振动。
    • “刺”的声母为“c”,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背,舌面前部隆起,与硬腭前部形成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声带不振动。
  • 韵母

    • “讥”的韵母为“ī”,发音时舌面前部隆起,与硬腭前部形成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声带振动。
    • “刺”的韵母为“ì”,发音时舌面前部隆起,与硬腭前部形成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声带振动。注意“刺”是第四声,发音时声音由高到低。
  • 声调

    • “讥”为第一声(阴平),发音时声音高而平。
    • “刺”为第四声(去声),发音时声音由高到低。

二、含义

  • 基本含义:讥刺,意为讥讽、讽刺。它通常用于描述用尖酸刻薄的话指责或嘲笑他人的行为或言论。
  • 用法:在句子中,“讥刺”常作为动词使用,用于描述某种行为或言论的性质。例如,“他的言语中充满了讥刺”或“面对他的讥刺,她选择了保持沉默”。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讥刺的近义词包括嘲笑、挖苦、嘲讽、讪笑、讽刺、讥笑等,这些词都带有贬义,用于描述对他人的不友好或尖锐的批评。
  • 反义词:讥刺的反义词包括赞美、称赞、称扬、赞赏、表彰等,这些词都带有褒义,用于描述对他人的肯定或赞扬。

综上所述,“讥刺”的正确读音为jī cì,意为讥讽、讽刺。在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时,需要注意其贬义性质以及与其他相关词汇的区分。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13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13日

相关推荐

  • “出自外”的理念,你了解多少?

    “出自外”的理念:跨文化视角下的创新与实践 1. “出自外”的核心概念 “出自外”是一种强调从外部视角或异质文化中汲取灵感的创新理念,其核心在于突破固有思维框架,通过跨界融合实现突…

    2025年3月27日
    940
  • 有貌有哪些诗赞美外貌之美?

    诗歌中的外貌之美:经典作品赏析 一、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外貌描写 中国古代文学中,外貌之美常被赋予深刻的象征意义,诗人们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意象,将容貌之美提升到艺术高度。 1. 《诗经》…

    2025年4月4日
    650
  • 王维是诗什么?揭秘诗佛的文学地位与风格

    王维是诗什么?揭秘诗佛的文学地位与风格 引言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主题,风格清新淡雅,意境深远,…

    2025年3月16日
    1140
  • 少小虽非投笔吏,下一句是什么?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唐代边塞诗中的功名意识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少小虽非投笔吏”出自唐代诗人祖咏的《望蓟门》,下一句为“论功还欲请长缨”。这两句诗化用汉代班超投笔从戎…

    2025年4月2日
    690
  • 国诗的诗有哪些代表作品?

    国诗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一、国诗的概念界定 国诗是中华民族传统诗歌的统称,主要包括古典格律诗和古体诗两大体系。其时间跨度从《诗经》开始直至清末,涵盖了三千年中华文明的诗学精华。…

    2025年4月4日
    930
  • “攸”这个字的出处是什么?

    “攸”字的出处及文化内涵探究 一、字形溯源与甲骨文初现 “攸”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由“人”和“水”组合而成(𠈌+氵),《说文解字》释为:“攸,行水也。从攴从人,水省。”这一…

    2025年3月29日
    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