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能擘两雕弧怎么读?古文发音指南

一身能擘两雕弧怎么读?古文发音指南

“一身能擘两雕弧”的正确读音为:yī shēn néng bò liǎng diāo hú。以下是对这句古文发音的详细指南:

发音指南

  1. 一(yī)

    •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y”的音。
    • 这是一个第一声的字,发音时声调保持平稳。
  2. 身(shēn)

    •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sh”的音。
    • 接着,舌面中部隆起,接近硬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中部和硬腭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ēn”的音。
    • 这是一个第一声的字,发音时声调保持平稳。
  3. 能(néng)

    •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n”的音。
    • 接着,舌面中部隆起,接近硬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中部和硬腭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éng”的音。
    • 这是一个第二声的字,发音时声调由低到高。
  4. 擘(bò)

    • 发音时,双唇紧闭,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与硬腭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b”的音。
    • 接着,舌面后部隆起,接近软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后部与软腭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ò”的音。
    • 这是一个第四声的字,发音时声调由高到低。注意,“擘”字在古文中常用来表示分开、裂开的意思,如“擘画”(筹划、布置)等。
  5. 两(liǎng)

    •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l”的音。
    • 接着,舌面中部隆起,接近硬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中部和硬腭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iǎng”的音。
    • 这是一个第三声的字,发音时声调先降后升。
  6. 雕(diāo)

    •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d”的音。
    • 接着,舌面中部隆起,接近硬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中部和硬腭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iāo”的音。
    • 这是一个第一声的字,发音时声调保持平稳。
  7. 弧(hú)

    •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h”的音。
    • 接着,舌面后部隆起,接近软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后部与软腭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ú”的音。
    • 这是一个第二声的字,发音时声调由低到高。

古文背景

“一身能擘两雕弧”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少年行四首·其三》。这句诗描绘了少年游侠英勇善战的形象,其中“一身能擘两雕弧”形容少年力大无比,能够同时拉开两张雕有图案的硬弓。整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少年游侠的英勇和豪迈。

在朗读这句古文时,除了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外,还可以尝试通过语调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来传达出诗中所蕴含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情感。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5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5日

相关推荐

  • 谎诗有哪些展现虚实之妙?

    谎诗的艺术:展现虚实之妙的多元手法 一、谎诗的定义与核心特征 谎诗(又称“伪诗”或“虚构诗”)是一种通过刻意虚构内容或矛盾表达来制造艺术张力的诗歌形式。其核心在于“以假求真”,通过…

    2025年4月4日
    1010
  • 陈陶诗歌代表作有哪些?中晚唐诗人的历史书写

    陈陶诗歌代表作及其历史书写研究 一、陈陶的诗歌代表作 陈陶是中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其诗作以雄浑悲壮和隐逸超脱为主要风格,代表作包括: 1. 《陇西行》 – 重点内容:“…

    2025年4月24日
    810
  • “豸巴”怎么读?揭秘这个罕见词汇的发音!

    “豸巴”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组合,在标准的汉语词典和语料库中,并没有直接找到这个词汇的发音和确切含义。然而,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字分别的发音来推测其可能的读音。 首先,我们…

    2024年12月17日
    3850
  • 有哪些事物是出自中国的?

    中国原创事物及其全球影响 # 历史悠久的中国发明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文明贡献了无数重要发明创造。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这四大发明早已被世界公认,但中国的…

    2025年3月29日
    1520
  • 地涌金莲的诗句,描绘奇异景象!

    地涌金莲的诗句:描绘奇异景象的文学意象 引言 地涌金莲,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描绘奇异景象或祥瑞之兆。它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象征,更是诗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载体。本文将…

    2025年3月22日
    1510
  • 诗句中有风的,如何描绘那风的轻柔与力量?

    诗句中的风:描绘轻柔与力量的艺术 引言 风,作为自然界中一种无形却无处不在的力量,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的常客。它既能轻柔如丝,拂面而过,又能狂暴如兽,席卷天地。在诗句中,风被赋予了…

    2025年3月22日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