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彼崔嵬怎么读?古文诗句发音教学

陟彼崔嵬怎么读?古文诗句发音教学

“陟彼崔嵬”的正确读音为:zhì bǐ cuī wéi。以下是对这句古文诗句发音的详细教学:

发音指南

  1. 陟(zhì)

    •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zh”的音。
    • 接着,舌面后部隆起,接近软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后部与软腭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ì”的音。
    • 这是一个第四声的字,发音时声调由高到低。
  2. 彼(bǐ)

    • 发音时,双唇紧闭,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b”的音。
    • 接着,舌面中部隆起,接近硬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中部和硬腭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ǐ”的音。
    • 这是一个第三声的字,发音时声调先降后升。
  3. 崔(cuī)

    •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c”的音。
    • 接着,舌面后部隆起,接近软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后部与软腭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uī”的音。
    • 这是一个第一声的字,发音时声调保持平稳。
  4. 嵬(wéi)

    •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w”的音。
    • 接着,舌面后部隆起,接近软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后部与软腭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éi”的音。
    • 这是一个第二声的字,发音时声调由低到高。

诗句背景

“陟彼崔嵬”出自先秦时期的《诗经·国风·周南》中的《卷耳》一诗。整句诗为“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意为“登上那高高的山头,我的马儿已疲惫不堪”。这句诗通过描绘登山途中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在朗读这句古文诗句时,除了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外,还可以尝试通过语调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来传达出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同时,也可以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和背景,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这句诗的韵味和内涵。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5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5日

相关推荐

  • 国诗的诗有哪些代表作品?

    国诗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一、国诗的概念界定 国诗是中华民族传统诗歌的统称,主要包括古典格律诗和古体诗两大体系。其时间跨度从《诗经》开始直至清末,涵盖了三千年中华文明的诗学精华。…

    2025年4月4日
    930
  • 王昌龄写的诗有哪些流传千古?

    王昌龄流传千古的诗作研究 王昌龄的诗歌地位 王昌龄(698-757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之涣齐名,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以…

    2025年4月4日
    370
  • 杜甫诗有哪些广为流传的篇章?

    杜甫诗有哪些广为流传的篇章? 杜甫(712年-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其诗作以深刻的社会关怀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著称。以下是杜甫诗中广为流传的篇章及…

    2025年4月4日
    750
  • 岑参的诗有哪些边塞风情?

    岑参边塞诗中的边塞风情探析 # 岑参边塞诗的创作背景 岑参作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歌创作与唐代边塞战争和西域风物紧密相关。他曾两度出塞,先后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和北庭节度使封…

    2025年4月4日
    410
  • 迢远怎么读?形容词汇发音全解析!

    “迢远”的发音为“tiáo yuǎn”。以下是对“迢远”一词发音的全解析: 发音解析 “迢”的发音: 声母:“t”的发音是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塞,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从舌尖与上齿…

    2024年12月24日
    3170
  • 你能写出《伸出自己的手》这篇作文吗?

    《伸出自己的手》 引言 伸出自己的手,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态度。 它象征着关怀、勇气与担当,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帮助他人渡过难关,还是主动承担责任,伸出自己的…

    2025年3月29日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