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言捋之怎么读?轻松掌握这句古文发音

薄言捋之怎么读?轻松掌握这句古文发音

“薄言捋之”的正确读音为:bó yán luō zhī。以下是对这句古文发音的详细解析:

发音指南

  1. 薄(bó)

    • 发音时,双唇紧闭,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与硬腭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b”的音。
    • 接着,舌面后部隆起,接近软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后部与软腭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ó”的音。
    • 这是一个第二声的字,发音时声调由低到高。
  2. 言(yán)

    • 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接近软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后部与软腭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y”的音。
    • 接着,舌面后部隆起,接近硬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后部与硬腭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án”的音。
    • 这是一个第二声的字,发音时声调由低到高。
  3. 捋(luō)

    •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l”的音。
    • 接着,舌面后部隆起,接近软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后部与软腭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uō”的音。
    • 这是一个第一声的字,发音时声调保持平稳。
  4. 之(zhī)

    •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尖和齿龈之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zh”的音。
    • 接着,舌面后部隆起,接近软腭,声带振动,气流从舌面后部与软腭间的缝隙中通过,发出“ī”的音。
    • 这是一个第一声的字,发音时声调保持平稳。

诗句背景

“薄言捋之”出自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文献《诗经》,具体是《周颂·臣工》中的一句。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其中“薄言”是古汉语中的助词,无实义,用于引出下文的动作或状态;“捋之”则表示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的动作,通常用于描绘采摘植物的场景。

在朗读这句古文时,除了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外,还可以尝试通过语调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来传达出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同时,了解诗句的背景和含义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发音和表达。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5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5日

相关推荐

  • 描写西湖的诗有哪些湖光山色之美?

    描写西湖的诗有哪些湖光山色之美? 一、西湖的诗意背景 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其湖光山色之美,在诗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从唐宋到明清,无数诗人用…

    2025年4月4日
    320
  • 《亡斧者》中的“亡”该怎么读?

    在《亡斧者》这篇先秦寓言故事中,“亡”的读音是wáng。 “亡”是一个多音字,主要有两个读音:wáng和wú。 当“亡”读作wáng时,其含义包括逃跑、失去、丢失、死、灭亡等。 当…

    2024年11月30日
    1790
  • 豵字怎么读?发音一次过

    “豵”字的正确读音是zōng。 发音要点 声母:“豵”字的声母是“z”,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背,阻碍气流,让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窄缝中挤出,声带振动。 韵母:“豵”字的韵母是…

    2024年11月20日
    2390
  • 观沧海是一首什么诗?曹操的壮志豪情

    观沧海是一首什么诗?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时所作,描绘了他在渤海之滨观海时的壮阔景…

    2025年3月19日
    5210
  • “那个”到底怎么读?是读na还是nei?

    “那个”到底怎么读?是读na还是nei? 在日常交流中,“那个”是一个极为常用的词汇,但关于它的正确读音,却时常引发争议。本文将深入探讨“那个”的正确读音,解析其发音规则,并对比英…

    2024年12月22日
    3530
  • 牵红线的诗句,月老红线牵姻缘!

    牵红线的诗句:月老红线牵姻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老被视为掌管人间姻缘的神祇,而红线则是他用来连接有缘人的神秘纽带。这一意象在诗词中频繁出现,成为表达爱情与缘分的重要象征。本文将探…

    2025年3月22日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