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冫”怎么读?冰字底的发音你知道吗?

"冫"怎么读?冰字底的发音你知道吗?

“冫”读作bīng。以下是关于“冫”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 拼音:bīng
  • 部首:冫(即自身)
  • 结构:单一结构
  • 笔画:共2笔,笔顺为点、提
  • 繁体:冫
  • 五笔:UYG

二、字义解释

  • 古义:古时候,“冫”同“冰”字,用作部首,俗称“两点水”。这两点表示冰块,象征着冬天寒冷水冻结的状态。
  • 引申义:由“冰”引申而来,“冫”也有“凝固”、“冻结”的意思。

三、相关字例

  •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以“冫”为部首,表示与冰有关。
  • 其他含“冫”的字多与寒冷、冷冻有关,如“冷”、“冻”、“凉”等,虽然这些字的部首可能写作“冫”的变体“氵”(三点水),但它们都蕴含了与冰、冷相关的意义。

四、发音记忆

  • 联想记忆:可以将“冫”与“冰”字联系起来记忆,因为它们在古义上是相同的,都读作bīng。
  • 反复练习:通过多次重复朗读“冫”及其相关字例,如“冰”,来加深对这个部首发音的记忆。

综上所述,“冫”是一个表示冰、冷等与寒冷相关概念的部首,其发音为bīng。通过联想记忆和反复练习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部首的发音和含义。

(1)
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相关推荐

  • 上邪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誓言?

    《上邪》中的誓言表达与情感张力 # 一、《上邪》文本解析与誓言内容 《上邪》是汉乐府民歌中一首极具代表性的爱情诗篇,全诗以女子口吻发出惊世骇俗的爱情誓言: > “…

    2025年8月16日
    290
  • 杨慎的正确读法,轻松学会

    杨慎的正确读法为yáng shèn。以下是一个轻松学会杨慎正确读法的指南: 一、发音解析 声母: “杨”(yáng)的声母是“y”,发音时,舌面前部隆起,接近硬腭前部,形成窄缝,让…

    2024年10月14日
    5090
  • 苏轼〈题西林壁〉全诗解析:”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深层意境

    苏轼〈题西林壁〉全诗解析:”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深层意境 # 一、诗歌原文及背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

    2025年8月14日
    240
  • 米卡的诗有哪些特色?新生代诗人的先锋探索

    米卡的诗有哪些特色?新生代诗人的先锋探索 一、语言实验与形式创新 米卡的诗以语言实验为核心特色,打破传统语法规则,通过词汇拼贴、句式断裂等方式构建独特的诗意空间。例如,在《午夜电路…

    2025年4月22日
    1030
  • 什么枝败什么成语?”枯枝败叶”的生态意象与生命哲思

    枯枝败叶的生态意象与生命哲思 引言 “枯枝败叶”这一成语,源自自然界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植物在特定季节或环境下的衰败状态。它不仅是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描述,更…

    2025年3月16日
    1990
  • 描绘秋天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描绘秋天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秋天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历来被文人墨客赋予丰富的情感内涵。以下从不同角度梳理经典秋诗,并附典型例证分析其艺术特色。 — 一、自然物…

    2025年8月16日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