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纞纞”怎么读?这个叠词发音有讲究!

"纞纞"怎么读?这个叠词发音有讲究!

“纞纞”读作liàn liàn

发音指南:

  • 声母: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留一道窄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
  • 韵母:iàn,发音时口形半开,舌面隆起,舌尖抵住下齿背,同时声带振动,发出一个悠长的音。
  • 声调:第四声,发音时声调由高降到最低,声音短促有力。

叠词特点:

“纞纞”是一个叠词,由两个相同的字“纞”组成。在汉语中,叠词通常用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或状态。叠词的发音往往有一定的讲究,需要注意声调的统一和韵律的和谐。

字义解释:

“纞”是一个生僻字,其本义指细长的丝绳,也可以泛指绳索。当“纞”作为叠词“纞纞”使用时,可能用于形容绳索细长、连绵不断的样子,或者表达某种与绳索相关的状态或情感。然而,由于“纞纞”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因语境而异。

记忆方法:

为了记住“纞纞”的发音和含义,你可以采用以下记忆方法:

  • 联想记忆法:将“纞”与“绳”或“线”等词汇联系起来,因为“纞”的本义与绳索有关。然后想象绳索细长、连绵不断的样子,这就是“纞纞”所表达的状态。
  • 反复练习法:多次重复朗读“纞纞”,直到你能够熟练、准确地发出这个叠词的音节和声调。同时,也可以尝试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纞纞”,以加深对其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综上所述,“纞纞”读作liàn liàn,是一个由生僻字“纞”组成的叠词。通过正确的发音指南、叠词特点分析、字义解释以及记忆方法的运用,你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叠词的发音和用法。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相关推荐

  • 唐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怎么背?

    背诵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可以通过理解其内容和结构来辅助记忆。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及背诵建议: 全文 复制代码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背诵…

    2024年11月30日
    8280
  • 秋兴八首其八,害人之心不可有何解?

    秋兴八首其八,害人之心不可有何解? 1. 杜甫的《秋兴八首》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第八首“害人之心不可有”一句,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道德准则。这句诗不仅是对个人品行的警示,…

    2025年2月28日
    430
  • 左君弼在历史上有什么事迹?

    左君弼的生平背景 1. 左君弼是元末明初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活跃于14世纪中叶。他出生于安徽庐州(今合肥),早年以勇武著称,逐渐成为地方豪强。2. 在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左君弼…

    2025年3月4日
    420
  •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源自何处?

    一诺千金的起源与内涵 1. 成语来源 “一诺千金”最早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原文为:“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形容季布(西汉初年名将)的承诺极其珍贵,比黄金更有价…

    2025年3月29日
    640
  • 现代儿童诗有哪些新颖之作?

    现代儿童诗的新颖之作:创新与多元化的探索 一、现代儿童诗的创新趋势 近年来,现代儿童诗在主题、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呈现出多元化和实验性的特点。诗人不再局限于传统童谣的韵律与简单叙事,而…

    2025年4月4日
    190
  • 描写茶的诗有哪些,你品过几首?

    描写茶的诗有哪些,你品过几首? 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从唐代的陆羽到宋代的苏轼,茶诗不仅展现了茶的韵味,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一些经…

    2025年4月5日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