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竹于兄”出自哪里?成语来源及意义!

“成竹于兄”出自哪里?成语来源及意义!

“成竹于兄”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搭配。您可能是想询问“成竹于胸”这个成语。以下是对“成竹于胸”的成语来源及意义的详细解释:

成语来源

“成竹于胸”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文中记载,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文与可(文同)的画家,他擅长画竹,且画技高超。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经常在竹林中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等细节。久而久之,竹子的各种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因此,每当他画竹时,都显得非常从容,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苏轼在文中称赞文与可画竹时“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这便是“成竹于胸”一词的由来。

成语意义

“成竹于胸”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汉语成语,字面解释为“自然是心中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或设想”。其中,“成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有完整的计划或设想;“于胸”则表示这种计划或设想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心中。因此,“成竹于胸”用来形容在做事之前已经有了全面的设想和计划,或者对事情的处理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和把握。

成语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成竹于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表现出的从容不迫和胸有成竹的态度。例如,在职场中,一个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在面对复杂的项目时,能够迅速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和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这就可以说他“成竹于胸”。在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也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例如,在古代小说中,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在战前已经对敌我形势了如指掌,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这就可以说他“成竹于胸”。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十拿九稳、稳操胜券等。
  • 反义词:心中无数、不知所措、手忙脚乱、毫无头绪等。

总结

“成竹于胸”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汉语成语,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它用来形容在做事之前已经有了全面的设想和计划,或者对事情的处理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和把握。这一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体现了人们对事情有充分准备和把握的自信态度。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相关推荐

  • 三点螃蟹出自哪里?海鲜文化趣谈!

    三点螃蟹,也被称为红星梭子蟹、三眼蟹等,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海鲜美食。关于三点螃蟹的产地和海鲜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产地分布 三点螃蟹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马来群岛、红…

    2025年1月1日
    1630
  • “素颜如雪”这个形容出自哪里?

    “素颜如雪”这一形容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在诗词中常见,用以形容女子的容貌如玉般纯净无暇,就像雪一样洁白。这一形容非常优美,富有诗意,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如清代黄人的《霓裳中序第一…

    2025年1月2日
    1550
  • 炸十飒出自哪里?网络热梗探秘!

    “炸十飒”并非出自某首诗词或传统文学作品,而是一个网络热梗,主要来源于网络同人文或同人创作。以下是对这一网络热梗的探秘: 一、来源背景 “炸十飒”这一网络热梗,通常出现在以华晨宇为…

    2024年12月30日
    2570
  • 出自《山海经》的成语有哪些?上古神话的语言遗产

    出自《山海经》的成语有哪些?上古神话的语言遗产 《山海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神话地理志,不仅记录了奇珍异兽、山川河海,更孕育了大量沿用至今的成语。这些成语既是上古神话的语言遗产,也深…

    2025年4月14日
    200
  • 鸡蛋雕花典故出自哪里?传统技艺介绍!

    鸡蛋雕花,也称为蛋雕,是一种在飞禽类蛋壳上雕刻成画的民间手工艺品,融合了绘画与雕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典故出处 关于鸡蛋雕花的典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考…

    2024年12月28日
    3100
  • 祭祀诗诗经有哪些?周代礼乐文化的文学见证

    祭祀诗诗经有哪些?周代礼乐文化的文学见证 一、祭祀诗的定义与功能 祭祀诗是《诗经》中用于宗教祭祀活动的诗歌,主要歌颂祖先功德、祈求神灵庇佑,是周代礼乐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些诗歌不…

    5天前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