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臼之交出自何处?友谊典故讲解!

枚臼之交出自何处?友谊典故讲解!

您提到的“枚臼之交”可能是对“杵臼之交”的误写。实际上,“杵臼之交”是一个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吴祐传》。以下是对“杵臼之交”的友谊典故讲解:

成语来源

《后汉书·吴祐传》中记载,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公孙穆的读书人,家境贫寒但好学不倦。为了筹集游太学的费用,他伪装成工人,前往富户吴祐家做舂米工。吴祐在与公孙穆交谈后,发现其学识渊博,两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段友谊超越了贫富和身份的界限,成为了“杵臼之交”的典型代表。

成语解释

“杵臼之交”中的“杵”指的是舂米的木棒,“臼”则是舂米的石臼。这个成语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份,形容友谊的纯洁和超越物质条件的特性。

友谊典故讲解

背景介绍

  • 公孙穆:家境贫寒但好学不倦,立志求学。为了筹集游太学的费用,他伪装成工人,前往吴祐家做舂米工。
  • 吴祐:富有的官员,为人宽厚仁慈,不拘小节。他在巡视工地时发现了举止斯文、谈吐不凡的公孙穆。

故事发展

  • 相遇交谈:吴祐与公孙穆在舂米房相遇,两人开始交谈。在交谈中,吴祐被公孙穆的学识和见解所折服。
  • 结下友谊:吴祐不顾彼此贫富悬殊,与公孙穆在杵臼前结为朋友,并资助他继续求学。

友谊意义

  • 超越物质:这段友谊超越了贫富和身份的界限,体现了友谊的纯洁和超越物质条件的特性。
  • 相互尊重:吴祐和公孙穆相互尊重,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和品质,这是他们友谊得以长久的基础。
  • 传承佳话:这段友谊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并被引申为“杵臼之交”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不计身份、不嫌贫贱而结交的好友。

现代意义

在现代语境下,“杵臼之交”依然被广泛应用,用来形容那些不因贫富、地位差异而改变的真诚友谊。它强调友谊的基础在于相互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这种友谊观念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要忽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情感。

总结

“杵臼之交”出自《后汉书·吴祐传》,是一个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份的成语。它源于公孙穆和吴祐之间的深厚友谊,体现了友谊的纯洁和超越物质条件的特性。在现代社会中,“杵臼之交”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珍惜那些不因外在条件而改变的真诚友谊。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相关推荐

  • 现代著名说理诗有哪些诗?哲理思辨的现代诗篇

    现代著名说理诗有哪些诗?哲理思辨的现代诗篇 现代说理诗以凝练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意象,成为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分支。这类诗歌不仅具有艺术性,还承载着对生命、社会、人性等问题的深刻…

    2025年4月19日
    800
  • “我自迎接如”出自哪里?诗句意境解析!

    “我自迎接如”这句诗句并不直接出自某一广为人知的古典文学作品,它似乎是一个较为现代或改编的诗句,可能融合了古典意境与现代表达。不过,从诗句的字面意思和意境来看,它蕴含了一种迎接某人…

    2024年12月31日
    1220
  • 杜甫有哪些诗有哲学?诗圣作品中的哲学思考

    杜甫有哪些诗有哲学?诗圣作品中的哲学思考 杜甫作为“诗圣”,其作品不仅以艺术性著称,更蕴含深刻的哲学思考。他的诗歌涉及生命意义、社会伦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主题,展现了儒家思想与个人…

    2025年4月19日
    840
  • 黄焖鸡出自哪里?鲁菜创新的文化适应

    黄焖鸡的起源与鲁菜创新的文化适应 一、黄焖鸡的起源考据 黄焖鸡作为中国传统名菜,其起源可追溯至山东省济南市。根据《济南饮食志》记载,这道菜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

    2025年4月11日
    430
  • 出自大学的成语有哪些?你知道几个?

    出自大学的成语有哪些?你知道几个? 一、出自古代“大学”的成语 中国古代的“大学”并非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机构,而是指儒家经典《大学》(四书之一)。以下成语源自《大学》的哲学思想:…

    2025年4月13日
    590
  • 眚怎么读音?揭秘这个生僻字的正确发音!

    “眚”的读音是 shěng。 发音技巧: 发音时,舌尖翘起,接近硬腭前部,留一道窄缝,使气流从中挤出来,摩擦发声,这是“sh”的发音部分; 接着,口腔由半开转为稍微闭合的状态,舌面…

    2025年1月5日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