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臼之交出自何处?友谊典故讲解!

枚臼之交出自何处?友谊典故讲解!

您提到的“枚臼之交”可能是对“杵臼之交”的误写。实际上,“杵臼之交”是一个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吴祐传》。以下是对“杵臼之交”的友谊典故讲解:

成语来源

《后汉书·吴祐传》中记载,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公孙穆的读书人,家境贫寒但好学不倦。为了筹集游太学的费用,他伪装成工人,前往富户吴祐家做舂米工。吴祐在与公孙穆交谈后,发现其学识渊博,两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段友谊超越了贫富和身份的界限,成为了“杵臼之交”的典型代表。

成语解释

“杵臼之交”中的“杵”指的是舂米的木棒,“臼”则是舂米的石臼。这个成语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份,形容友谊的纯洁和超越物质条件的特性。

友谊典故讲解

背景介绍

  • 公孙穆:家境贫寒但好学不倦,立志求学。为了筹集游太学的费用,他伪装成工人,前往吴祐家做舂米工。
  • 吴祐:富有的官员,为人宽厚仁慈,不拘小节。他在巡视工地时发现了举止斯文、谈吐不凡的公孙穆。

故事发展

  • 相遇交谈:吴祐与公孙穆在舂米房相遇,两人开始交谈。在交谈中,吴祐被公孙穆的学识和见解所折服。
  • 结下友谊:吴祐不顾彼此贫富悬殊,与公孙穆在杵臼前结为朋友,并资助他继续求学。

友谊意义

  • 超越物质:这段友谊超越了贫富和身份的界限,体现了友谊的纯洁和超越物质条件的特性。
  • 相互尊重:吴祐和公孙穆相互尊重,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和品质,这是他们友谊得以长久的基础。
  • 传承佳话:这段友谊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并被引申为“杵臼之交”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不计身份、不嫌贫贱而结交的好友。

现代意义

在现代语境下,“杵臼之交”依然被广泛应用,用来形容那些不因贫富、地位差异而改变的真诚友谊。它强调友谊的基础在于相互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这种友谊观念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要忽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情感。

总结

“杵臼之交”出自《后汉书·吴祐传》,是一个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份的成语。它源于公孙穆和吴祐之间的深厚友谊,体现了友谊的纯洁和超越物质条件的特性。在现代社会中,“杵臼之交”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珍惜那些不因外在条件而改变的真诚友谊。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相关推荐

  • 山水诗创作禁忌:哪些”痣”不能出现在诗中?

    山水诗创作禁忌:哪些”痣”不能出现在诗中? 山水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流派,追求”意境高远、语言清丽“的审美标准。但在创作过程中,…

    2025年4月17日
    910
  • 螭出自哪些神话典籍?龙文化符号解码

    螭出自哪些神话典籍?龙文化符号解码 一、螭的神话典籍溯源 螭(chī)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无角龙,其形象广泛见于典籍、青铜器、玉雕等文物中。以下是其核心文献记载: 1. 《说文解字》…

    2025年4月11日
    1280
  • 范仲淹诗词全集:先忧后乐精神的文学体现

    范仲淹诗词全集:先忧后乐精神的文学体现 一、范仲淹的生平与思想核心 范仲淹(989—1052),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成为儒家士大夫的典…

    2025年4月18日
    1150
  • 水榭花楹这个词语出自哪里?

    “水榭花楹”这个词语并非源自古典文学或历史典籍,而是出自网络游戏《剑网3》中七秀门派的轻功技能名称。 在游戏中,“水榭花楹”是一个轻功技能,具有以下特点: 技能效果: 无目标或目标…

    2025年1月2日
    2880
  • 《他出自地府》全文阅读:悬疑小说的跨界创新

    《他出自地府》全文阅读:悬疑小说的跨界创新 1. 悬疑小说的传统与变革 悬疑小说作为类型文学的重要分支,长期以来以逻辑推理和心理惊悚为核心卖点。然而,随着读者审美疲劳和市场饱和,创…

    2025年4月14日
    1090
  • 亡羊补牢出自哪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亡羊补牢的出处与启示 # 一、成语出处 “亡羊补牢”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战国策·楚策四》。原文记载了楚国大臣庄辛劝谏楚襄王的故事: “臣闻鄙语曰:…

    2025年4月13日
    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