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何慷慨出自哪里?诗句背景及意义!

壮士何慷慨出自哪里?诗句背景及意义!

《壮士何慷慨》出自三国时期阮籍的五言诗《咏怀八十二首》中的第三十九首。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诗句背景及意义的详细解析:

诗句背景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生活在魏晋之际,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黑暗,名士少有全者。阮籍本人在政治上有着经时济世的远大志向,但面对假仁假义的司马氏政权,他不愿投身于污浊的官场与之同流合污,因而选择以饮酒、长啸、弹琴等方式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和不满。

《咏怀八十二首》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这些诗作并非一时所作,而是有感即发,类似于“杂诗”。它们共同抒写了阮籍一生不同时期的内心情感,既有对时局的忧虑和不满,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哀叹。其中,第三十九首《壮士何慷慨》就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

诗句意义

全诗如下:

复制代码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1. 首句“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 赞扬壮士胸怀大志,欲威震八荒(八荒指四面八方荒远之地,代指天下)。这里的“慷慨”一词,据《说文解字》解释为“壮士不得志于心”,暗含了阮籍虽以壮士自许,但壮志难酬的悲慨。
  2.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 描述壮士接到为国征战的命令后,毅然驱车远行,将个人的安危和私念抛诸脑后。
  3.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 描绘壮士装备精良,手挟乌号之良弓(乌号相传为黄帝所用之弓),身披精光闪烁的明光之甲,形象鲜明,英武非凡。
  4.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 歌颂壮士面临国家危难时,毫不畏惧,宁愿战死沙场,为国捐躯,表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 通过反问和肯定的句式,强调壮士并非贪生怕死之辈,而是勇于在战场上效命,为国家和民族而战。
  6.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 阐明壮士的忠诚和义举将为后世所传颂,他们的高尚气节将永载史册。这四句诗总结了壮士之志的礼教本质是忠义,也点明了壮士之志的个人目的是标榜气节,流名后世。

总体意义

《壮士何慷慨》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它歌颂了壮士们胸怀大志、效命疆场的崇高而伟大的壮举。通过描绘壮士的英武形象和慷慨赴国难的神情,阮籍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不满,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对为国捐躯、流芳后世的强烈愿望。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阮籍深厚的爱国情感和高尚的民族气节,也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阶层普遍存在的壮志难酬的悲慨和忧生之嗟。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相关推荐

  • 巉出自哪部典籍?解析生僻字的文化背景

    巉出自哪部典籍?解析生僻字的文化背景 一、“巉”字的典籍溯源 “巉”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节南山》中的“节彼南山,维石巉巉”,形容山石高峻陡峭的样子。此字亦频繁出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

    2025年4月11日
    850
  • 煜怎么读音?掌握这个光明字的正确发音!

    “煜”的读音是 yù。 发音技巧: 发音时,舌面中部隆起,接近硬腭,然后留一道窄缝,使气流从中挤出来,同时声带振动,发出清晰的“y”音; 接着,口腔由半开转为稍微闭合的状态,舌根向…

    2025年1月5日
    3390
  • chanted这个单词怎么发音?

    “chanted”这个单词的发音为 [tʃɑːntɪd],音标中的符号解释如下: [tʃ]:发音时,舌尖轻抵上齿龈后部,形成阻碍,然后气流突然冲出口腔,同时舌面抬起,发出类似汉语拼…

    2025年1月17日
    3570
  • 度背诗有哪些?背诵记忆的诗歌精选

    度背诗有哪些?背诵记忆的诗歌精选 一、什么是度背诗? 度背诗指适合通过反复诵读、背诵来记忆的诗歌,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语言简练:句式整齐,韵律感强(如五言、七言)。2. 意境深…

    2025年4月19日
    650
  • 关于燕子的诗有哪些?呢喃春燕的诗歌意象

    呢喃春燕的诗歌意象:经典作品与文学解析 燕子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常被赋予报春使者、离愁象征和家园眷恋等多重文化内涵。本文梳理经典咏燕诗作,并分析其艺术表现。 一、燕子的自…

    2025年4月19日
    1240
  • “江湖水浪打浪”出自哪里?俗语探源!

    “江湖水浪打浪”这一俗语,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具体的诗词或文献,而是广泛流传于民间和文学作品中,用以描绘江湖的波澜壮阔和人生的起伏跌宕。以下是对这一俗语的探源和分析: 一、俗语来源 …

    2024年12月30日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