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出自哪部典籍?解析生僻字的文化背景

巉出自哪部典籍?解析生僻字的文化背景

巉出自哪部典籍?解析生僻字的文化背景

一、“巉”字的典籍溯源

“巉”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节南山》中的“节彼南山,维石巉巉”,形容山石高峻陡峭的样子。此字亦频繁出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如:
唐代杜甫《万丈潭》:“巉巉积铁色”,描绘潭边岩石的险峻;
宋代苏轼《石钟山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虽未直接用“巉”,但意境与之相通。

重点提示:该字多用于描写自然山势,承载了古人对险峻地貌的敬畏与审美。

二、文化背景:生僻字与古代自然观

1. 象形与表意
“巉”从“山”旁,右部“毚”表音兼表意(《说文解字》释“毚”为“狡兔”,引申为“尖锐”),整体体现山石尖锐突兀的视觉特征。

2. 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险恶环境:如《楚辞·招隐士》以“山峻高以蔽日兮”暗喻仕途艰险;
崇高美学:柳宗元《永州八记》通过“幽邃峻峭”的描写表达孤高心境。

案例对比
– 现代作家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写“光明顶巉岩壁立”,延续了古典山水意象;
– 网络小说滥用“巉”字修饰普通场景,反而削弱其文化内涵。

三、生僻字的当代价值

1. 文化传承:如《汉字听写大会》曾以“巉”为题,引发公众对古籍的关注;
2. 艺术创作:书法、篆刻常选用此类字增强作品古意,如齐白石印章“巉岩独居”。

重点总结:生僻字是汉语微缩的文明史,需结合典籍与语境理解,避免误用或过度猎奇。


附录:推荐延伸阅读
–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对“巉”的考据;
–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界说”与山水用字的关联分析。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1日

相关推荐

  • 慧可出自哪部小说?文学作品解析!

    慧可是中国禅宗的重要人物,关于他的故事和形象在多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其中较为知名的是古典小说《东度记》和《五灯会元》等。以下是关于慧可在这些文学作品中的解析: 《东度记》 小说概…

    2024年12月28日
    1190
  • 山居秋暝的翻译,如何准确传达原诗意境?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要准确传达原诗的意境,翻译时需注重保留原诗的意象、情感与韵律美。以下是对《山居秋暝》的翻译,并附有翻译思路的说明: 翻译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

    2025年1月19日
    810
  • 盛唐忠臣诗有哪些?贞观之治下的士人风骨

    盛唐忠臣诗有哪些?贞观之治下的士人风骨 一、盛唐忠臣诗的核心特征 盛唐时期,忠臣诗以忧国忧民、直言敢谏为核心精神,体现了士人在贞观之治背景下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这类诗歌常以讽喻、咏史…

    6天前
    110
  • 杯酒释兵权出自宋史吗?历史事件辨析!

    “杯酒释兵权”并非直接出自《宋史》,而是源自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酒宴威逼利诱高阶军官交出兵权的一次政治事件。这一事件被后世广泛传颂,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典故。 历史事件…

    2024年12月31日
    3810
  • 花卉描写诗全收录:玫瑰牡丹外的冷门咏花诗

    花卉描写诗全收录:玫瑰牡丹外的冷门咏花诗 一、冷门花卉的诗意价值 在古典诗词中,玫瑰与牡丹因象征富贵与爱情而备受推崇,但许多冷门花卉同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蒲公英的漂泊意象、紫…

    2025年4月17日
    230
  • 高中必背诗词清单:新课标古诗文学习指南

    高中必背诗词清单:新课标古诗文学习指南 一、新课标高中必背古诗文概述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生需掌握72篇(首)古诗文,包括文言文32篇和诗词曲40首。这些作品涵…

    2025年4月18日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