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天歌诀出自哪里?养生知识分享!

小周天歌诀出自哪里?养生知识分享!

《小周天歌诀》出自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的全真道龙门派的创始人邱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邱处机是道教内丹术的重要人物,他的《小周天歌诀》是一首用通俗语言阐述丹道功夫中百日筑基的丹诀隐秘的诗作,对道家丹道内丹术的修炼者而言极具指导意义。

一、小周天歌诀简介

《小周天歌诀》全文如下:

极静而动兮,一阳来复。
药产神知兮,妙诀通灵。
微阳初生兮,嫩而勿采。
药物坚实兮,十五光盈。
时当急采兮,莫教错过。
久而望远兮,采之无成。
气驰于外者,神亦驰外。
神返于根者,气亦回根。
气曰将尽兮,采封候足。
子时起火兮,须要分明。
如何云火兮,后天呼吸。
如何用火兮,呼降吸升。
用火玄妙兮,如无似有。
行火鼎内兮,息效真人。
火须有候兮,数息出入。
名为刻漏兮,用定时辰。
自子至巳兮,六阳用九。
三十六息兮,采取进升。
自午至亥兮,六阴用六。
二十四息兮,退降炼烹。
卯阳沐浴兮,阳火宜熄。
酉阴沐浴兮,阴符宜停。
不降不升兮,沐浴景象。
较之大周兮,略具微形。
周天三百兮,除卯酉数。
三百六十兮,连卯酉名。
再加五度兮,四分之一。
以象闰余兮,周天一巡。
复归于静兮,依然沐浴。
神凝气穴兮,再候阳生。
行之既久兮,精返为气。
回风宜止兮,百日功灵。
六根震动兮,七日口诀。
大周功起兮,再问迷津。

二、小周天歌诀与养生知识分享

  1. 静极生动,一阳来复

    小周天功夫从阳生下手,而阳须极静而生。只有极静所生之阳,才是真阳,水源才清,惟清才真。这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内心的宁静,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使身心达到一种虚极静笃的状态,从而激发身体的内在活力。

  2. 药产神知,妙诀通灵

    小药产生之时,元神自然知道。这种祖师传授的妙诀,自然通天彻地,玄妙通灵。在养生中,我们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当身体出现不适或需要调整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顺应身体的自然规律。

  3. 微阳初生,嫩而勿采;药物坚实,十五光盈

    初生的阳气娇嫩,不宜急于采炼;待其逐渐壮大,坚实如月之十五光盈时,方可采取。这启示我们在养生过程中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身体的调养需要时间,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4. 呼吸调息,用火玄妙

    小周天功夫中,呼吸是调燮药火的关键。呼气时元气下降,吸气时元气上升。在养生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来调理身体。深呼吸、慢呼吸、腹式呼吸等方法都有助于放松身心,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5. 周天运行,顺应自然

    小周天功夫强调顺应自然规律,通过周天运行来调理身体。在养生中,我们也要顺应身体的自然节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同时,要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和谐。

  6. 持之以恒,百日功灵

    小周天功夫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见效。在养生中也是如此,只有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收获健康的身体。无论是饮食、运动还是心态的调整,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三、总结

《小周天歌诀》不仅是一首阐述丹道功夫的诗作,更蕴含了丰富的养生知识。通过学习和实践其中的理念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调理身体、保持健康。当然,在养生过程中还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和体质特点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案。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相关推荐

  • 出自《孙权劝学》的词语有哪些?课文解析!

    《孙权劝学》是出自《资治通鉴》的一篇短文,讲述了三国时期吴主孙权劝勉大将吕蒙学习的故事。以下是出自《孙权劝学》的词语归纳,以及对课文的解析: 出自《孙权劝学》的词语归纳 初:起初,…

    2024年12月30日
    2610
  • “父母尚在苟且”出自哪里?网络热梗解析!

    “父母尚在苟且”并非出自某一具体的课文或文学作品,而是一个近年来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热梗。这个热梗通常用于表达一种社会现象或情感态度,即当父母还在为生计奔波劳累、努力生活时,子女却可…

    2025年1月1日
    1950
  • 出自苏轼诗词的名篇有哪些?经典作品回顾!

    苏轼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作品流传广泛,深受后世喜爱。以下是一些出自苏轼诗词的名篇及其经典作品回顾: 名篇回顾 《念奴娇·赤壁怀古》 内容:大江东去,浪淘尽,…

    2024年12月28日
    1680
  • 《他出自地府》TXT下载:悬疑小说的电子阅读指南

    《他出自地府》TXT下载:悬疑小说的电子阅读指南 1. 悬疑小说的魅力与《他出自地府》的独特性 悬疑小说以其紧凑的剧情和出人意料的转折吸引着大量读者。《他出自地府》作为一部经典的悬…

    2025年4月14日
    650
  • 掩耳盗铃出自哪个寓言?自欺欺人的心理机制

    掩耳盗铃的寓言起源与自欺欺人的心理机制 一、掩耳盗铃的寓言起源 “掩耳盗铃”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吕氏春秋·自知》。该寓言讲述了一个小偷想偷走一户人家的门铃,但…

    2025年4月11日
    780
  • 有哪些诗是对仗的诗?工整对仗的诗歌精选

    工整对仗的诗歌精选:经典对仗诗作赏析 对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修辞手法,通过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语句组合,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艺术性。以下是历代对仗工整的经典诗作…

    2025年4月19日
    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