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惶不可终日”整句出自哪里?

“惶惶不可终日”整句出自哪里?

“惶惶不可终日”整句出自哪里?

一、成语溯源

“惶惶不可终日”是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的成语,其核心语义为“因极度恐慌而觉得一天都难以度过”。该表述并非直接出自古代典籍,而是由文言词汇“惶惶”与白话表达“不可终日”组合演变而来。

1. “惶惶”的古典来源
–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此处“皇皇”通“惶惶”,形容焦虑不安的状态。
– 汉代《说文解字》释“惶”为“恐也”,强化了恐惧的含义。

2. “不可终日”的文献依据
– 《礼记·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君子不让自己有一天轻贱得好像过不完这一天),隐含紧迫感。
– 宋代《朱子语类》卷十三:“若理会得一件,其他如破竹然,无不可者;若一处不通,则终日皇皇。”已出现类似现代用法的雏形。

二、现代定型与传播

20世纪初期,白话文运动中,“惶惶不可终日”逐渐固化并广泛使用,常见于政论、文学作品:
鲁迅《准风月谈·晨凉漫记》:“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他们中的许多人,惶惶不可终日,遂以残忍自娱。”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当湘赣边界割据的初期……一部分同志存在悲观思想,认为‘惶惶不可终日’。”

三、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企业危机中的“惶惶不可终日”

2022年某科技公司因数据泄露事件陷入舆论危机,内部流出的员工邮件显示:
> “管理层对监管处罚的担忧导致决策完全停滞,团队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有人单日提交3次离职申请。”

心理学分析
– 这种状态符合“急性应激反应”特征,个体因持续威胁感丧失时间感知能力(如“度日如年”)。
– 哈佛商学院研究指出,企业危机中若领导层未能及时疏导情绪,员工效率会下降40%以上

四、语言学价值

该成语的演变体现了:
1. 文言白话融合:古典单字词(惶)与白话短语(不可终日)结合,适应现代表达需求。
2. 语义强化:通过叠词“惶惶”+极端表述“不可终日”,完成情绪递进,比单一词汇更具感染力。

结论:作为现代汉语的高频成语,其生命力正源于对古典语素的创造性转化与社会心理的精准捕捉。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阳翟怎么读?发音不再纠结

    “阳翟”的读音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读法,但两种读法都有其合理性和依据。以下是对“阳翟”读音的详细解析: 一、yáng dí 普遍性:这是最常见的读法,也是大多数词典和地名志所标注的…

    2024年10月10日
    8730
  • 姓肖怎么读?常见姓氏发音详解!

    姓肖的读音有两种情况: 作为姓氏:读作Xiāo。例如,“肖邦”、“肖战”等。 其他情况:读作Xiào。例如,“肖像”、“肖像画”、“惟妙惟肖”等词语中的“肖”均读作Xiào。 此外…

    2024年12月23日
    3350
  • 小学苏轼的诗有哪些经典之作?

    小学苏轼的诗有哪些经典之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许多作品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学生…

    2025年4月4日
    840
  • 陟岵是什么意思?《诗经》中的思亲之情如何引发共鸣?

    陟岵是什么意思?《诗经》中的思亲之情如何引发共鸣? 一、陟岵的含义与背景 陟岵一词出自《诗经·魏风·陟岵》,其中“陟”意为登高,“岵”指有草木的山。整句“陟彼岵兮,瞻望父兮”表达了…

    2025年3月19日
    1340
  • “拔苗助长”这个寓言出自哪本书?有何启示?

    “拔苗助长”的出处与启示 一、寓言出处 “拔苗助长”(又称“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用来阐述治国理念的寓言。原文如下:> “宋人有闵其苗…

    2025年3月27日
    820
  • 樟树的现代诗有哪些诗?用现代诗为树木立传

    樟树的现代诗:为树木立传的诗意探索 一、樟树在现代诗中的意象象征 樟树作为常绿乔木,在诗歌中常被赋予坚韧、永恒、庇护等精神内涵。其独特的香气与厚重树影,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

    2025年4月25日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