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彳亍”这个词出自哪里?是哪本书的词汇?

“彳亍”这个词出自哪里?是哪本书的词汇?

“彳亍”这个词出自哪里?是哪本书的词汇?

一、词源考据

“彳亍”(拼音:chì chù)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最早可追溯至《说文解字》。其中:
– “彳”意为“小步行走”,《说文解字》释为“小步也”。
– “亍”意为“止步”,《说文解字》释为“步止也”。
两字组合后,表示“走走停停、徘徊不前”的状态。

二、经典文献出处

该词在以下古籍中有明确记载:
1. 《诗经·唐风·杕杜》(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独行踽踽”中的“踽踽”与“彳亍”意近,但未直接使用该词。
2. 《文选·张衡〈思玄赋〉》:明确出现“彳亍而踟蹰”,描述徘徊不定的动作。
3. 唐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彳亍中辍”,比喻行事犹豫不决。

三、现代使用案例

1. 鲁迅《野草·影的告别》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学者认为文中“远行”的孤独感与“彳亍”的意象高度契合。
2. 网络流行语
因字形独特,近年被网友戏用作“行字拆开走”,形容“缓慢行动”或“佛系态度”,例如:“人生不必太急,彳亍也行。

四、语言学意义

“彳亍”是会意字的典型代表,通过字形组合直观表达动作(彳=行进,亍=停止),体现了古汉语的形象性。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创作,强调犹豫、孤独或缓慢的状态

五、总结

“彳亍”源自先秦文字,定型于汉代文献,《说文解字》为其字义基础,《文选》和唐代散文使其成为经典文学词汇。当代用法则融合了传统语义与网络文化的新解。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浪淘沙什么意思?刘禹锡词中的黄河意象与生命哲思

    浪淘沙什么意思?刘禹锡词中的黄河意象与生命哲思 一、浪淘沙的文学意义 “浪淘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尤其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中,这一意象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内涵。从字面意义…

    2025年3月16日
    1460
  • 《长相思》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念之情?

    引言 1. 《长相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其深情婉转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广为流传。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2…

    2025年3月8日
    1530
  • 说出含“飞”的诗句,看你能想到多少!

    含“飞”的诗句赏析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飞”字常被用来描绘动态、自由或超脱的意境。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含“飞”字的诗句,以及它们的背景和赏析。 1. 李白《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

    2025年3月22日
    970
  • 留取丹心照汗青,花开为谁谢?

    引言 1. 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以丹心照亮汗青,他们的精神与事迹至今仍激励着后人。然而,花开为谁谢?这一问题不仅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更是对历史与个人价值的深刻探讨。2. 本文将…

    2025年2月28日
    980
  • 白居易字乐天,其中的“乐”怎么读?

    白居易,字乐天,其中的“乐”字应读作lè。这个读音与“快乐”的“乐”相同,反映了白居易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在古代,文人雅士常常取字以表达自己的志向、情操或性格特征,白居易以“乐天…

    2024年12月27日
    2290
  • 石米养仇怎么读?这个名字的正确发音

    “石米养仇”的正确读音为shí mǐ yǎng chóu。以下是对这个名字发音的详细解析: 发音要点 石(shí):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背,气流从舌和齿背间冲出,声带振动,发出浊…

    2024年11月27日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