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字的含义及出处,详解在此

“茨”字的含义及出处,详解在此

“茨”字的含义及出处详解

一、“茨”字的基本含义

“茨”是一个多义汉字,主要含义包括:
1. 植物名称:指蒺藜,一种带刺的草本植物,常见于野外。
示例:《诗经·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扫也。”
2. 覆盖、堆积:用茅草、芦苇等覆盖屋顶。
示例:《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
3. 地名或姓氏:如“茨河”(湖北地名)、“茨姓”(罕见姓氏)。

二、“茨”字的出处与文献记载

1. 先秦文献

《诗经》
《鄘风·墙有茨》中“茨”指蒺藜,比喻宫廷丑闻不可宣扬。
>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楚辞》
屈原《离骚》以“茨”象征荆棘,暗喻仕途艰险。

2. 汉代及以后文献

《说文解字》
许慎解释为“以茅盖屋”,强调其建筑用途。
《汉书》
记载“茨檐”一词,指茅草屋顶的简陋房屋。

三、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1:古诗中的“茨”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虽未直接用“茨”,但描述的正是茅茨(草屋顶)被毁的场景。

案例2:现代地名应用

湖北省襄阳市茨河镇
因地势多蒺藜或历史上以茅草屋闻名而得名。

四、文化象征与引申义

贫寒象征:因“茨”多指草屋,古人常用“茨门”代指贫士居所。
隐逸意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草屋八九间”,暗合“茨”的朴素意境。

五、总结

“茨”字从植物建筑,再到文化符号,体现了汉语的丰富内涵。其出处以《诗经》《庄子》为早,后世广泛用于文学与地名,兼具实用与诗意。

重点提示
“茨”在古籍中常与“蒺藜”“茅草”关联
现代使用较少,但在地名、姓氏中仍有留存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 喈喈怎么读?象声词发音全解析!

    “喈喈”的读音为jiē jiē。以下是对“喈喈”发音的全解析: 一、发音步骤 声母“j”的发音: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隆起,紧贴硬腭,然后舌尖迅速放下,使气流从舌面与硬腭之…

    2024年12月20日
    1560
  • “埭厝”怎么读?地名发音全解析!

    “埭厝”读作dài cuò。下面是对这两个字的详细解析: 一、“埭”的读音与解析 标准读音:根据汉语字典和拼音规则,“埭”的标准读音是dài,第四声。 字义:“埭”字在汉语中主要指…

    2024年12月15日
    3030
  • 关于燕山的诗句,带你领略燕山之美!

    燕山之美:诗句中的壮丽与柔情 燕山,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山脉,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其壮丽的山川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无数诗句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本文将通过几首经典诗句,…

    2025年3月22日
    1390
  • 七夕的诗句是什么,快来一起吟诵!

    七夕的诗句是什么,快来一起吟诵! 一、七夕的起源与文化背景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象征着爱情与团圆。…

    2025年3月22日
    820
  • 立夏有哪些诗?描绘立夏时节的诗歌有哪些?

    立夏时节的诗意:描绘立夏的经典诗歌赏析 一、立夏的节气意义与文化内涵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古人常以诗歌记录这一时节的物候变化与生活场景,“立夏”意象多…

    2025年4月5日
    1170
  • 柏苑怎么读?地名发音全解析!

    “柏苑”的发音为bǎi yuàn。以下是对“柏苑”发音的全解析: 发音解析 柏: 拼音:bǎi 声调:第三声(上声),发音时声调由低到高再降。 发音技巧:发音时,双唇自然闭合,舌尖…

    2024年12月24日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