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这个成语的出处是?

“倾国倾城”这个成语的出处是?

倾国倾城:成语出处与文化内涵探析

一、成语出处考证

“倾国倾城”这个成语最早可追溯至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外戚传》。在记载汉武帝李夫人事迹时,班固引用了宫廷音乐家李延年所作的一首著名诗歌:

>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首被后世称为《李延年歌》的作品,通过“倾人城”、”倾人国”的夸张修辞,确立了成语的原始形态。值得注意的是:
– 诗中”倾”字本义为“使…倾覆”,后引申为“使…倾倒”
– 唐代颜师古注《汉书》时特别强调:”非不吝惜城与国也,但以佳人难得”

二、语义演变过程

1. 初始含义(汉代)

绝色女子对国家的危害性,暗含”红颜祸水”的警示意味。这与汉代”女祸论”的政治观念密切相关。

2. 语义转化(魏晋至唐)

逐渐脱离政治警示,发展为对女性美貌的极致赞美。如:
– 晋代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窈窕多容仪,婉媚巧笑言”
– 唐代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重点内容:这一转变反映了社会审美意识的解放,将女性美从道德评判中剥离出来。

三、经典应用案例

案例1:文学创作

《红楼梦》第五回描写秦可卿:
> “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脂砚斋批注:”倾国倾城貌,伤春悲秋身”

案例2:历史记载

《周书·皇后传》记载北齐后主高纬为冯淑妃作《无愁曲》:
>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后世评价:”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案例3:现代传播

2015年故宫博物院举办”清代皇后朝服展”,媒体标题:
“穿越时空的倾国倾城:从孝庄到慈禧的凤冠霞帔”

四、跨文化比较

与西方”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引发千艘战舰的美貌)的表述对比:
| 比较维度 | 倾国倾城 | 西方表述 |
|———|———-|———-|
| 意象来源 | 音乐诗歌 | 史诗传说 |
| 情感色彩 | 含蓄赞美 | 直接夸张 |
| 道德关联 | 逐渐淡化 | 始终强烈 |

重点内容: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西美学中”含蓄”与”直白”的根本区别。

五、当代语义规范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
> 【倾国倾城】形容女子容貌极其美丽
> 用法示例:这位影星有着~之貌

值得注意的是:
1. 现代用法完全剥离了原始的政治隐喻
2. 多用于文学性描述,日常口语使用频率较低
3. 在性别平等意识下,逐渐发展出用于男性的新用法(如描写古装美男)

该成语的演变轨迹,生动展现了汉语词汇从政治话语到审美话语的转型过程。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出塞》的意思你了解吗?

    《出塞》的意思你了解吗? 《出塞》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二首》之一,被誉为边塞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边塞的壮丽景象,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战…

    2025年3月12日
    1960
  • 描写雪的诗有哪些展现了雪的洁白?

    描写雪的洁白之美的经典诗歌赏析 一、雪的洁白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雪的洁白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被赋予高洁、纯净、超脱尘世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描绘雪的形态与色彩,表达对理想人格或自然之美…

    2025年4月10日
    1000
  •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什么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什么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清明时节雨纷纷”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全诗如下: >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

    2025年4月6日
    1390
  • 灺怎么读?发音教程分享

    “灺”字读作xiè。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发音教程,帮助你准确掌握“灺”字的发音: 一、发音要点 声母:“灺”字的声母是“x”,发音时舌面后部隆起,贴住或接近软腭,留出一道窄缝,让气流从…

    2024年10月21日
    9000
  • “白日依山尽”中的“依”有何意境?

    “白日依山尽”中的“依”有何意境? 一、“依”字的表层含义与语法功能 “依”在诗句“白日依山尽”中,字面意为“靠近”或“沿着”,描述太阳逐渐贴近山峦的景象。从语法上看,它是动词,赋…

    2025年4月6日
    930
  • 程嘉燧在诗词上有哪些成就?

    程嘉燧的生平与背景 1. 程嘉燧(1565-1643),字孟阳,号松圆、偈庵,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出生于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他是明末清初“新安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钱…

    2025年3月4日
    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