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这个字你知道出自哪里吗?

“菁”这个字你知道出自哪里吗?

“菁”字的起源与演变

# 一、“菁”字的字形溯源

“菁”字最早见于小篆时期,由“艹”(草字头)和“青”两部分组成。从字形结构看:
“艹”:表示与植物相关
“青”:既表音又表义,暗示颜色特征

在《说文解字》中记载:“菁,韭华也。从艸,青声。”明确指出其本义指韭菜花。汉代《释名》补充解释:“菁,精也,物之精华也。”引申出精华的含义。

# 二、历史文献中的实际案例

# 1. 先秦典籍

《诗经·小雅》有“菁菁者莪,在彼中阿”的记载,这里的“菁菁”形容草木茂盛的状态。考古发现的战国楚简(如郭店楚简)中也可见该字形。

# 2. 医学典籍

《神农本草经》将“菁”特指为蔓菁(芜菁),记载其药用价值:“蔓菁子,味苦辛,主明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描述了不同地区对“菁”的称呼差异。

# 3. 文学应用

唐代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云:“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虽未直接使用“菁”字,但描写的正是“韭菁”(韭菜花)生长的时节。宋代陆游则直接使用“秋菁”入诗。

# 三、现代语义拓展

现代汉语中,“菁”字发展出三层含义:
1. 植物学范畴:仍保留指代特定植物(如蔓菁)
2. 抽象概念“菁华”指事物最精粹的部分(如“萃取菁华”)
3. 人名用字:因寓意美好,成为常见名字用字(案例:台湾作家简媜原名简敏媜,“媜”与“菁”同源)

# 四、文字学争议点

学术界对“菁”与“精”的关系存在讨论:
支持同源说的学者(如裘锡圭)认为二字在甲骨文时期可能同源
反对观点(李学勤等)指出二者在金文中已明显分化
最新出土的西汉海昏侯墓简牍中同时出现二字的不同用法,为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 文化提示:在闽南语中,“菁”仍读作“tshinn”,专指染布用的植物染料(如马蓝),这一用法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的染织工艺记载。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诗中有关山的诗句,有哪些能展现山岳之美?

    诗中有关山的诗句,展现山岳之美 引言 山岳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的重要题材。诗人们通过描绘山的形态、气势、色彩等,展现了山岳的壮丽与神秘。本文将探讨一些经典…

    2025年3月12日
    340
  • 王裒怎么读?这个名字的发音是什么?

    “王裒”的正确发音是wáng póu。 其中,“王”字发音为“wáng”,是第二声,与常见的姓氏“王”读音相同;“裒”字发音为“póu”,是第二声,这个字较为生僻,不常见于日常用语…

    2024年11月25日
    1170
  • “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含”有何意境?

    “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含”有何意境? 一、“含”字的表层含义与深层意境 “窗含西岭千秋雪”出自杜甫的《绝句》,其中“含”字是这句诗的诗眼,具有多重意境:1. 空间包容感:“含”字将…

    2025年4月6日
    350
  • 戍卒怎么读?发音教程分享

    “戍卒”读作shù zú。以下是“戍卒”的发音教程: 戍: 拼音:shù 发音技巧:声母“sh”发音时,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部,留一道窄缝,使气流从缝中挤出,声带不颤动。韵母“u”…

    2024年10月10日
    1.1K0
  • 黄帝八十一难经,这部医学著作有何价值?

    《黄帝八十一难经》的医学价值探究 一、《难经》的历史地位与成书背景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扁鹊(秦越人)所著,以问答形式阐释《黄帝内经…

    2025年4月2日
    370
  • 写树的诗有哪些形象描绘?

    写树的诗有哪些形象描绘? 一、树木的自然形态描绘 在诗歌中,树木的自然形态是最常见的描绘对象,诗人通过细致观察,捕捉树木的枝干、树叶、根系等特征,赋予其艺术美感。– 枝…

    2025年4月4日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