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成语是出自《劝学》的?

有哪些成语是出自《劝学》的?

出自《劝学》的成语及其应用

一、《劝学》简介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的经典著作,旨在阐述学习的重要性、方法及态度。文中运用大量比喻和说理,形成了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

二、出自《劝学》的成语

1. 青出于蓝

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释义: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实际案例:在科技领域,OpenAI的ChatGPT基于早期语言模型(如GPT-2)改进,性能远超前者,体现了“青出于蓝”的特点。

2. 锲而不舍

原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释义:形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实际案例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尝试了上千种材料,最终成功,正是“锲而不舍”的典范。

3. 积水成渊

原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释义:比喻积累微小力量终能成就大事。
实际案例阿里巴巴的崛起始于小额B2B交易,通过长期积累成为全球电商巨头,印证了“积水成渊”的道理。

4. 跬步千里

原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释义:比喻通过持续的小进步达成远大目标。
实际案例个人学习外语时,每天记忆10个单词,一年可掌握3650个,实现“跬步千里”的效果。

5.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原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释义:比喻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实际案例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子因环境改变而勤奋向学,体现了这一成语的内涵。

三、总结

《劝学》中的成语不仅语言精练,更蕴含深刻哲理,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教育、职场和个人成长领域。青出于蓝锲而不舍等成语既是文化瑰宝,也是实践指南。

重点提示:学习这些成语时,应结合原文背景理解其深层含义,并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与写作中。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兰亭集》三十七首诗有何创作特色?魏晋文学解析

    《兰亭集》三十七首诗有何创作特色?魏晋文学解析 一、引言 《兰亭集》是东晋时期以王羲之为首的文人雅士在兰亭修禊时创作的诗歌合集,共收录三十七首诗。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魏晋士人的精神风…

    2025年8月19日
    320
  • 露出自缚?这是哪种行为艺术的表现?

    露出自缚?这是哪种行为艺术的表现? 什么是“露出自缚”? “露出自缚”是一种结合了“暴露”(身体或精神的公开展示)与“自我束缚”(通过物理或心理手段限制自身自由)的行为艺术形式。它…

    2025年3月30日
    6100
  • 縠皱波纹迎客棹怎么读?古文发音详解

    “縠皱波纹迎客棹”的正确读音为:hú zhòu bō wén yíng kè zhào。以下是对这句古文发音的详细解析: 发音指南 縠(hú):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隆起,…

    2024年11月25日
    2570
  • 诗语在文学创作中指的是什么?

    诗语在文学创作中的定义与功能 # 什么是诗语? 诗语是文学创作中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区别于日常实用语言,通过意象化、节奏化、陌生化等手段,实现审美功能和情感传递。诗语的核心特…

    2025年8月16日
    200
  • bu音调怎么读?英语学习中的音调难题!

    在中文中,“bu”是一个多音字,其音调的不同会导致发音和意义的差异。以下是“bu”在不同音调下的发音及相应解释: 音调 发音 示例汉字 示例词语 第一声(阴平) bū 逋、庯、峬、…

    2024年12月20日
    2820
  • 物景诗有哪些描绘物景交融?

    物景诗中的物景交融艺术探析 一、物景诗的概念与特征 物景诗是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诗人的审美观照,实现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交融的诗歌类型。其核心特征在于:1. 具象性:对景物…

    2025年4月4日
    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