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这个字出自哪里?

“翎”这个字出自哪里?

“翎”这个字出自哪里?

一、“翎”的字源与演变

“翎”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由“羽”(形旁)和“令”(声旁)组成,本义指鸟类的长羽毛,尤指尾羽或翼羽。其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文献,如《说文解字·羽部》记载:“翎,羽茎也。从羽,令声。”

1. 字形分析

“羽”部:明确指向与羽毛相关的含义。
“令”声:既表音,也可能隐含“修长、优美”的意象(如“令”有“美好”义)。

实际案例
汉代马王堆帛书《养生方》中已有“翎”字的使用,佐证其早期存在。唐代《干禄字书》将其列为正体字,说明字形在唐代已稳定。

二、古代文献中的“翎”

1. 文学应用

唐诗:杜甫《彭衙行》中“箭羽插腰翎”,描述箭矢装饰用的羽毛。
宋词:辛弃疾《破阵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翎”虽未直接出现,但“箭翎”是边塞诗常见意象)。

2. 典章制度

明清官服:官员帽饰“花翎”以区分等级,如一品官配戴孔雀翎,成为身份象征。

三、“翎”的现代延伸意义

1. 生物学:泛指鸟类飞羽,如“雁翎”“雕翎”。
2. 文化符号
京剧头饰“翎子”象征武将英武(如吕布角色)。
品牌命名:如“翎航科技”,借用“翎”的轻盈、迅捷意象。

四、结论

“翎”字源于汉代,从鸟类羽毛的本义扩展至文化、社会领域,兼具实用与美学价值。其演变反映了汉字“形声相益”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对自然物的艺术化提炼

重点提示:研究“翎”字需结合文字学、历史文献、民俗文化三重维度,方能全面理解其内涵。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什么什么有词故人?探寻古诗中的友情表达

    什么什么有词故人?探寻古诗中的友情表达 引言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友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诗人们通过诗词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感激和祝福。“故人”一词在古诗中频繁出现,成为友情的象征。本文…

    2025年3月16日
    1660
  • “茹”这个字出自哪部古籍?

    “茹”字的古籍溯源研究 # 一、核心古籍出处考证 “茹”字最早见于《诗经》,具体出现在《诗经·大雅·烝民》篇中:“柔则茹之,刚则吐之”。此处的“茹”意为“吞食、包容”,是现存文献中…

    2025年3月29日
    1430
  • 如何解析“强栽松竹养烟光”?

    “强栽松竹养烟光”这句话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读: 字面意义 “强栽”:表示特意种植或努力栽培。 “松竹”:在中国文化中,松树和竹子常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象征意…

    2024年11月30日
    7310
  • 掾怎么读?掾字发音详解来啦

    “掾”字的正确读音为yuàn,注音为ㄩㄢˋ。以下是对“掾”字发音的详细解析: 一、拼音与注音 拼音:yuàn 注音:ㄩㄢˋ 二、发音技巧 声母:“y”是半元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

    2024年10月4日
    6480
  • 夏天的诗句有什么,能带来一丝夏日的清凉?

    夏天的诗句:带来一丝夏日的清凉 夏天,是一个充满热情与活力的季节,但炎热的天气也常常让人感到疲惫。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通过诗句描绘了夏天的景象,其中不乏一些能够带来清凉感受的佳作。这…

    2025年3月22日
    2120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话如何理解?

    理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哲学智慧 一、原文出处与基本释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论语·微子》,是楚国隐士接舆对孔子的一句劝诫。字面意思是:过去的事情无法挽回,但未…

    2025年4月2日
    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