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绑”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绑”字最早出现在哪里?——汉字源流考析

一、“绑”字的字形演变与早期文献记载

“绑”字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简牍文献。根据现有考古发现,该字在战国楚简中已出现雏形,但字形结构与现代差异较大。在《睡虎地秦墓竹简》(公元前3世纪)中,发现了接近现代写法的“绑”字,用于记录“捆绑囚犯”的法律文书内容。

重点内容:目前学界公认的最早成熟字形见于西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公元前186年),其字形作“綁”,明确记载:“盗贼缚绑人质者,弃市”。这一法律条文证实了“绑”字在当时已具备固定语义。

二、甲骨文与金文中的“绳缚”概念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在更早的商周时期(公元前16-前3世纪),虽然尚未发现“绑”字本身,但甲骨文与金文中已有丰富的“绳缚”意象

1. 甲骨文“执”字(𫾣):象形手持绳索捆绑俘虏
2. 金文“系”字(𫄙):描绘绳索缠绕木桩的形态
3. 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常见“缚”“絷”等字,均表达捆绑之意

重点案例:殷墟甲骨文编号《合集》6057片记载:“癸卯卜,争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五日丁未,允有来艰,沚戛告曰:土方征于我东鄙,戈二邑,邛方亦侵我西鄙田,执我人十又五人”。其中“执”字即包含捆绑俘虏的语义。

三、“绑”字语义的历史分层

通过文献梳理可见其语义发展轨迹:

| 时代 | 语义侧重 | 典型用例 |
|————|————————|——————————|
| 战国 | 物理性捆绑 | 楚简《包山文书》“绑其手足” |
| 汉代 | 法律术语 | 汉简“绑送官府” |
| 唐代 | 军事应用 | 《李靖兵法》“绑缚战俘” |
| 宋代 | 日常生活 | 《东京梦华录》“绑扎彩楼” |
| 明清 | 抽象化表达(如“绑架”) | 《水浒传》“绑了那厮” |

四、文字学视角的构形分析

从造字法看,“绑”属于形声字
形符:“纟”(糸)表示与绳索相关
声符:“邦”提示读音(上古音:*prang)

重点发现: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公元前2世纪)中出现的“縍”字,被认为是“绑”的异体字,证实当时已有多种写法并存的现象。

五、结论:文字演变的三个关键节点

1. 萌芽期(战国):楚简中出现原始形态
2. 定型期(秦汉):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完成字形标准化
3. 普及期(唐宋):随着印刷术发展固定为现代写法

重点内容:综合考古与文献证据,“绑”字作为独立单字的成熟使用,当以西汉《二年律令》为最早确证,而其概念表达则可上溯至商代的绳缚象形文字。这一演变过程典型反映了汉语“具体→抽象”的语义发展规律。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描写荷花的诗有哪些清雅脱俗之景?

    描写荷花的诗有哪些清雅脱俗之景? 一、荷花意象的文化内涵 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脱俗,被誉为”花中君子”。其生长于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成为文人墨客寄托…

    2025年4月4日
    1340
  •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有何教育意义?

    孟母三迁的故事出处及教育意义 一、故事出处 “孟母三迁”这一典故最早记载于西汉刘向所编的《列女传·母仪传》中。该书记录了历代贤明妇女的事迹,其中“邹孟轲母”一节详细记载了孟母三迁的…

    2025年3月27日
    4170
  • 张俞怎么读?宋代诗人的姓名发音是什么?

    张俞的读音是zhāng yú。 一、基本信息 姓名:张俞 读音:zhāng yú 身份:宋代诗人 二、姓名发音解析 张:读作zhāng,第一声。这是一个常见的姓氏,发音时声带振动,…

    2024年11月3日
    5680
  • 每天进步一点的诗句,有哪些鼓励人心?

    每天进步一点的诗句,有哪些鼓励人心? 引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和焦虑。每天进步一点的理念,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找到内心…

    2025年3月12日
    1830
  • 凤仪诗有哪些展现华丽之态?

    凤仪诗中的华丽之态:形式与内涵的审美呈现 一、凤仪诗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凤仪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类以华美辞藻、富丽意象和雍容气度为特征的诗歌流派,其名源于“凤凰来仪”的典故,象征高贵…

    2025年4月4日
    1500
  • 大闸蟹的美味源自哪里?

    大闸蟹的美味源自哪里? 1. 独特的生长环境 大闸蟹的美味首先源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以中国阳澄湖大闸蟹为例,这里水质清澈、水草丰茂,为螃蟹提供了天然的饵料和栖息地。弱碱性水质(pH…

    2025年3月30日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