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绑”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绑”字最早出现在哪里?——汉字源流考析

一、“绑”字的字形演变与早期文献记载

“绑”字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简牍文献。根据现有考古发现,该字在战国楚简中已出现雏形,但字形结构与现代差异较大。在《睡虎地秦墓竹简》(公元前3世纪)中,发现了接近现代写法的“绑”字,用于记录“捆绑囚犯”的法律文书内容。

重点内容:目前学界公认的最早成熟字形见于西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公元前186年),其字形作“綁”,明确记载:“盗贼缚绑人质者,弃市”。这一法律条文证实了“绑”字在当时已具备固定语义。

二、甲骨文与金文中的“绳缚”概念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在更早的商周时期(公元前16-前3世纪),虽然尚未发现“绑”字本身,但甲骨文与金文中已有丰富的“绳缚”意象

1. 甲骨文“执”字(𫾣):象形手持绳索捆绑俘虏
2. 金文“系”字(𫄙):描绘绳索缠绕木桩的形态
3. 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常见“缚”“絷”等字,均表达捆绑之意

重点案例:殷墟甲骨文编号《合集》6057片记载:“癸卯卜,争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五日丁未,允有来艰,沚戛告曰:土方征于我东鄙,戈二邑,邛方亦侵我西鄙田,执我人十又五人”。其中“执”字即包含捆绑俘虏的语义。

三、“绑”字语义的历史分层

通过文献梳理可见其语义发展轨迹:

| 时代 | 语义侧重 | 典型用例 |
|————|————————|——————————|
| 战国 | 物理性捆绑 | 楚简《包山文书》“绑其手足” |
| 汉代 | 法律术语 | 汉简“绑送官府” |
| 唐代 | 军事应用 | 《李靖兵法》“绑缚战俘” |
| 宋代 | 日常生活 | 《东京梦华录》“绑扎彩楼” |
| 明清 | 抽象化表达(如“绑架”) | 《水浒传》“绑了那厮” |

四、文字学视角的构形分析

从造字法看,“绑”属于形声字
形符:“纟”(糸)表示与绳索相关
声符:“邦”提示读音(上古音:*prang)

重点发现: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公元前2世纪)中出现的“縍”字,被认为是“绑”的异体字,证实当时已有多种写法并存的现象。

五、结论:文字演变的三个关键节点

1. 萌芽期(战国):楚简中出现原始形态
2. 定型期(秦汉):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完成字形标准化
3. 普及期(唐宋):随着印刷术发展固定为现代写法

重点内容:综合考古与文献证据,“绑”字作为独立单字的成熟使用,当以西汉《二年律令》为最早确证,而其概念表达则可上溯至商代的绳缚象形文字。这一演变过程典型反映了汉语“具体→抽象”的语义发展规律。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食货志中,记录了哪些经济思想?

    《食货志》中的经济思想研究 一、《食货志》的起源与意义 《食货志》是中国古代史书中专门记录经济制度、财政政策和社会生产的重要篇章,最早见于《汉书》,后为历代正史所沿用。其名称源自《…

    2025年4月2日
    220
  • 《江南春》的意思是什么?描绘的画面解析

    《江南春》的意思是什么?描绘的画面解析 一、引言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画面,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

    2025年3月23日
    290
  • “齑臼”怎么读?罕见词汇发音!

    “齑臼”读作jī jiù。以下是对“齑臼”发音的详细解析和相关信息介绍: 一、发音解析 齑(jī): 声母为“j”,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紧贴硬腭前部,气流从窄缝中冲出,摩…

    2024年11月13日
    4180
  • “迭剌部”怎么读?历史部落名称发音!

    “迭剌部”的正确读音为dié là bù。以下是对该名称发音的详细解释及背景介绍: 一、发音解释 迭(dié):这个字在普通话中读第二声,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背,舌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

    2024年12月17日
    1700
  • 精神矍铄粤语怎么读?粤语成语发音教学!

    “精神矍铄”在粤语中的发音为“jing1 san1 gok3 seuk3”。以下是对这个词组粤语发音的详细解析,并附带一些粤语成语发音的通用教学建议: “精神矍铄”粤语发音解析 精…

    2024年12月20日
    3490
  • “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教”如何解释?

    “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教”如何解释? 引言 “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期望。然而,对于“教”字的解释,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将…

    2025年3月10日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