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这个字在古文中常出现,它出自哪里?

“矜”这个字在古文中常出现,它出自哪里?

“矜”字的古文溯源与用例分析

一、“矜”字的字形与字源

“矜”是古汉语中的高频字,其最早出处可追溯至先秦典籍。从字形看,“矜”由“矛”和“今”组成(小篆写作“𥎊”),《说文解字》释为:“矛柄也”,本义指矛或戟的长柄,后引申出“持重”“自夸”“怜悯”等多重含义。

重点内容
甲骨文与金文中尚未发现独立“矜”字,但“矛”部构件常见于兵器铭文。
《说文·矛部》明确记载:“矜,矛柄也。从矛,今声。”

二、经典文献中的“矜”字用例

1. 《诗经》中的“矜”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郑玄笺注:“矜,怜也。”此处“矜”表怜悯之意,是早期引申义的典型用例。

2. 《论语》中的道德内涵

《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此处“矜”意为庄重自持,体现儒家对君子品行的要求。

3. 《左传》的战争语境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杜预注:“矜,持也。”此处保留“持矛”的本义延伸,指持守原则

重点案例
《孟子·公孙丑下》:“矜其血气,以犯危难。”此处的“矜”为自负、逞强之义,反映战国时期词义分化。

三、词义演变与文化内涵

从“兵器部件”到“道德概念”,“矜”的语义扩展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变迁:
1. 由实转虚:从具体兵器(矛柄)到抽象态度(庄重、怜悯)。
2. 褒贬并存:既可用于褒义(如“矜悯”),亦含贬义(如“骄矜”)。

重点内容
– 汉代以后,“矜”的怜悯义逐渐被“怜”取代,而自夸义(如“矜伐”)成为主流,见于《史记》《汉书》等史书。

四、结论

“矜”字是观察汉语词义演变文化承载的典型案例,其多重含义的并存,反映了古代汉语的丰富性与社会伦理的渗透。专业研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单一释义的误判。

(注:标红部分为关键学术观点或核心论据)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石怎么写?规范书写指导

    “石”字的规范书写指导如下: 一、基本笔画与笔顺 “石”字共有5笔,笔顺为:横、撇、竖、横折、横。 二、书写技巧与要点 横画:作为“石”字的第一笔,横画应平稳且略向右上方倾斜,起笔…

    2024年10月19日
    3830
  • 奥赛罗是哪个作品的主角?

    奥赛罗是哪个作品的主角? 奥赛罗的出处 奥赛罗(Othello)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创作的悲剧作品《奥赛罗》(*Othe…

    2025年3月29日
    1250
  • 衱怎么读?衱衣的’衱’发音指南!

    “衱”的读音是jié。 一、基本发音 拼音:jié 声调:第二声(阳平),发音时声音由中到高平稳上升。 发音要点: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背,舌面前部隆起接近硬腭,形成窄缝,气流从舌面…

    2024年11月3日
    2070
  • 是的诗有哪些肯定之美?

    是的诗有哪些肯定之美? 一、肯定生命的存在价值 是的诗(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常以直白而热烈的语言,肯定生命本身的珍贵与美好。例如:> “从明天起,做一…

    2025年4月4日
    220
  • 写湖的诗有哪些展现了湖的宁静?

    展现湖的宁静的诗歌赏析 一、湖的宁静在诗歌中的表现 湖的宁静是诗人常用来表达内心平和、自然之美的意象。宁静的湖面往往象征心灵的澄澈、时间的静止或生命的深邃。以下从不同角度分析展现湖…

    2025年4月10日
    230
  • 秋字怎么写?书写技巧分享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秋”字的书写技巧吧!🍂 准备好你的笔和纸,跟着我一起来学习这个字的书写奥秘吧! “秋”字的基本信息 笔画数:9画(也有说法认为加上底部的横为10画,但…

    2024年10月24日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