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这个字在古文中常出现,它出自哪里?

“矜”这个字在古文中常出现,它出自哪里?

“矜”字的古文溯源与用例分析

一、“矜”字的字形与字源

“矜”是古汉语中的高频字,其最早出处可追溯至先秦典籍。从字形看,“矜”由“矛”和“今”组成(小篆写作“𥎊”),《说文解字》释为:“矛柄也”,本义指矛或戟的长柄,后引申出“持重”“自夸”“怜悯”等多重含义。

重点内容
甲骨文与金文中尚未发现独立“矜”字,但“矛”部构件常见于兵器铭文。
《说文·矛部》明确记载:“矜,矛柄也。从矛,今声。”

二、经典文献中的“矜”字用例

1. 《诗经》中的“矜”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郑玄笺注:“矜,怜也。”此处“矜”表怜悯之意,是早期引申义的典型用例。

2. 《论语》中的道德内涵

《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此处“矜”意为庄重自持,体现儒家对君子品行的要求。

3. 《左传》的战争语境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杜预注:“矜,持也。”此处保留“持矛”的本义延伸,指持守原则

重点案例
《孟子·公孙丑下》:“矜其血气,以犯危难。”此处的“矜”为自负、逞强之义,反映战国时期词义分化。

三、词义演变与文化内涵

从“兵器部件”到“道德概念”,“矜”的语义扩展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变迁:
1. 由实转虚:从具体兵器(矛柄)到抽象态度(庄重、怜悯)。
2. 褒贬并存:既可用于褒义(如“矜悯”),亦含贬义(如“骄矜”)。

重点内容
– 汉代以后,“矜”的怜悯义逐渐被“怜”取代,而自夸义(如“矜伐”)成为主流,见于《史记》《汉书》等史书。

四、结论

“矜”字是观察汉语词义演变文化承载的典型案例,其多重含义的并存,反映了古代汉语的丰富性与社会伦理的渗透。专业研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单一释义的误判。

(注:标红部分为关键学术观点或核心论据)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出走半生,东观汉记中有哪些人生智慧?

    出走半生,东观汉记中的人生智慧 《东观汉记》作为东汉时期的重要史书,不仅记录了汉代的历史事件,还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这些智慧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本文将通过实际…

    2025年3月9日
    1150
  • 己亥怎么读?发音教程详解

    “己亥”的读音存在两种主要观点: 一、jǐ hài 根据现代汉语的普遍读法,“己亥”读作“jǐ hài”。其中,“己”是天干中的第六位,代表阴土;“亥”是地支中的第十二位,代表阴水…

    2024年10月19日
    1.4K0
  • 什么的小朋友最可爱?填词游戏引发思考

    什么的小朋友最可爱?填词游戏引发思考 引言 在儿童教育领域,填词游戏作为一种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教学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习和思维训练。然而,填词游戏不仅仅是娱乐,它还能引发我们…

    2025年3月13日
    810
  • “芰荷”怎么读?植物名称发音!

    “芰荷”的读音为jì hé。这是一个表示植物名称的词语,具体指的是菱叶与荷花,也常用来泛指水生的花卉。以下是对“芰荷”发音的详细解析: 一、发音解析 芰(jì): 声母为“j”,发…

    2024年11月13日
    5190
  • 哪句诗体现了拼搏的精神?

    哪句诗体现了拼搏的精神? 引言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诗句体现了拼搏的精神。这些诗句不仅激励了无数后人,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探讨哪句诗最能体现拼搏的精神,并通过…

    2025年3月22日
    1240
  • 陈景润的诗词创作有哪些?走近数学家的诗意人生

    陈景润的诗词创作有哪些?走近数学家的诗意人生 引言 陈景润(1933-1996)是中国著名数学家,以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闻名于世。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数学巨匠也是一位热爱诗词创作的…

    2025年4月23日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