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一词出自哪部经典作品?

“表里山河”一词出自哪部经典作品?

“表里山河”一词的出处及文化内涵

一、“表里山河”的经典出处

“表里山河”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文记载了晋楚城濮之战前,晋国大夫子犯(狐偃)对晋文公的劝谏:
> “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此处,“表里”指内外,“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子犯以此形容晋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即使战败也能凭借地理优势自保。

二、词语的语义演变与文化意义

1. 地理意义:原指晋国(今山西一带)被山河环绕的天然屏障,后泛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区域。
实际案例:山西省因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南有黄河,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2. 象征意义:引申为“坚固的防御体系”“不可撼动的根基”
现代应用:如企业宣传中常用“表里山河”比喻核心竞争力(例如:“技术专利是我们的表里山河”)。

三、相关典籍与延伸考证

1. 《左传》的权威性: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的记载为后世研究先秦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2. 其他文献佐证
– 《史记·晋世家》引用了类似表述,印证其历史真实性。
– 唐代杜预在《春秋左传集解》中注解:“晋国外河而内山”,进一步明确了地理范围。

四、总结

“表里山河”不仅是地理概念的描述,更承载了战略智慧文化自信。从《左传》的军事谋略到现代语境中的隐喻,这一词汇展现了中华语言的生命力。

重点提示:理解该词需结合先秦历史背景,尤其晋国“依山傍河”的地缘政治特点。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带有“诗”字的诗句有哪些值得品味?

    带有“诗”字的诗句有哪些值得品味? 一、“诗”字在诗句中的文化内涵 “诗”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既是文学体裁的指代,也常被诗人用作意象符号,承载着文人雅趣、精神寄托和审美追求。以下从不…

    2025年4月10日
    590
  • 馀是什么意思?”馀”与”余”的形义辨析及文化应用

    馀是什么意思?”馀”与”余”的形义辨析及文化应用 1. 引言 在汉字的使用中,”馀”与”余&#8…

    2025年3月16日
    3880
  • “狐假虎威”这个寓言出自哪本书?

    “狐假虎威”这个寓言出自哪本书? 一、寓言的出处 “狐假虎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寓言故事,最早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该故事通过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的情节,讽刺了那些倚仗他…

    2025年3月27日
    3180
  • 宋词大全300首,哪首最具代表性?

    宋词大全300首的背景与意义 1.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唐诗并称为“双璧”。宋词大全300首收录了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词作,涵盖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众多词人的经典作…

    2025年2月28日
    1360
  • 昃时是什么意思?在古诗中如何运用?

    昃时的含义及其在古诗中的运用 # 什么是昃时? 昃时是中国古代计时术语,指太阳偏西的时段,具体对应现代时间的午后1至3点(即未时)。该词源自《易经·丰卦》”日中则昃&#…

    2025年4月2日
    970
  • 塞下诗有哪些?描绘塞外风光的诗歌?

    塞下诗与塞外风光诗歌研究 一、塞下诗的定义与特点 塞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战争场景及塞外风光的题材,盛行于唐代,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其核心特点包括:1. …

    2025年4月5日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