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谖”字出自何处?含义解析

“谖”字出自何处?含义解析

“谖”字出自何处?含义解析

一、“谖”字的起源与出处

“谖”(xuān)是一个古老的汉字,最早见于《诗经》《说文解字》。其出处可追溯至先秦文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 《诗经·卫风·伯兮》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 这里的“谖草”指忘忧草(即萱草),古人认为此草可使人忘却忧愁。
重点内容:此句是“谖”字最早的文献记载之一,奠定了其“遗忘”或“安慰”的语义基础。

2. 《说文解字》
– 许慎解释:“谖,诈也。”
重点内容:此处“谖”引申为欺骗、虚假之意,与“忘忧”的本义形成对比,体现了汉字的多义性。

二、“谖”字的含义解析

“谖”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两层核心含义:

1. 忘忧、安慰(本义):
– 如“谖草”指萱草,象征忘却烦恼。
实际案例: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以“萱草”寄托母亲对游子的思念,延续了“谖”的忘忧内涵。

2. 欺诈、虚假(引申义):
– 如《汉书·艺文志》中“饰邪说,文奸言,以谖主上”,指用谎言迷惑君主。
重点内容:这一含义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仍见于文言或学术讨论中。

三、现代应用与案例

1. 文学创作
– 作家钱钟书在《围城》中曾用“谖”的古义营造文雅氛围,如“谖草无根,忧思难解”。

2. 姓名与品牌
实际案例:有家长取名“子谖”,取“忘忧”之意;亦有中药品牌以“谖草”为名,强调其安神功效。

四、总结

“谖”字从《诗经》的“忘忧草”到《说文》的“欺诈”,展现了汉语语义的复杂性。重点内容:其本义仍活跃于古典文学与命名文化中,而引申义则需结合语境理解。理解此类古字,对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标红部分为关键知识点,实际案例帮助读者直观理解“谖”字的古今应用。

(0)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ski怎么读?冬季运动词汇发音指南!

    “ski”是一个冬季运动词汇,意为“滑雪”或“滑雪板”。以下是关于“ski”发音的详细指南: 发音指南 音标: 英式发音:[skiː] 美式发音:[skiː] 或 [skɪ](在美…

    2024年12月10日
    2590
  • 关于奋笔疾书的诗句,有哪些能激发写作灵感?

    关于奋笔疾书的诗句:激发写作灵感的经典名句 在文学创作中,奋笔疾书是一种充满激情与专注的写作状态。许多古代诗人和文学家通过诗句描绘了这种状态,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灵感。以下…

    2025年3月22日
    1430
  • 手绘韩愈的诗有哪些?古文运动领袖的诗画人生

    手绘韩愈的诗有哪些?古文运动领袖的诗画人生 韩愈的诗歌创作概述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的诗歌以雄奇险怪、豪放刚…

    2025年4月27日
    920
  • 李白送友人的诗句,有哪些深情厚谊?

    李白送友人的诗句,有哪些深情厚谊?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不仅以豪放洒脱著称,还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厚表达。在送别友人的诗句中,李白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以…

    2025年3月12日
    820
  • 五言爱国诗精选:哪些短小精悍的诗句激荡着家国情怀?

    五言爱国诗精选:哪些短小精悍的诗句激荡着家国情怀? 一、五言诗与爱国情怀的独特表达 五言诗因其短小精悍、凝练深沉的特点,成为历代文人抒发爱国情感的重要载体。短短二十字中,既能描绘山…

    2025年4月27日
    2580
  • 李白的诗有哪些适合二年级学生?

    李白的诗有哪些适合二年级学生? 一、为什么选择李白的诗? 李白的诗语言朗朗上口,意境生动有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培养语感和想象力。他的作品多以自然、友情、思乡为主题,贴近儿童生活体…

    2025年4月4日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