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行”这一成语出自哪里?

“博学笃行”这一成语出自哪里?

博学笃行的出处与内涵解析

一、成语溯源

“博学笃行”这一成语最早可追溯至《礼记·中庸》,原文记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儒家经典中关于治学修身的完整方法论体系。

*关键文献佐证*:
1. 东汉郑玄注:”此劝人学诚其身也”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将”博学笃行”列为”为学之序”

二、核心释义

重点内容
博学: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博”指广度,”学”含理论与实践)
笃行:切实践行所学(”笃”强调专一坚定,”行”注重实践转化)

二者构成知行合一的完整闭环,体现了儒家”学以致用“的核心教育理念。

三、历史案例

案例1:王阳明的实践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将”博学”(研究儒释道经典)与”笃行”(推行乡约教化)结合,创立”知行合一“学说。其弟子记录:”先生每讲学毕,必令弟子各言所行”。

案例2:顾炎武的治学

清初学者顾炎武践行”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天下郡国利病书》,既展现广博学识(考据21省府州县志),又体现实践精神(提出具体治国方略)。

四、现代应用

重点内容在当代教育中的体现:
1.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14年制定)即包含博学笃行精神
2. 中山大学校训直接采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1924年确立)

*数据支撑*:2022年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将”博学笃行”列为重要教学主题。

五、跨文化对照

与西方教育理念的呼应:
– 亚里士多德”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区分
– 杜威”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育主张

但儒家特色在于强调伦理实践,如朱熹所言:”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

结语

“博学笃行”作为传承两千余年的教育智慧,其价值不仅在于揭示学问的本质是实践,更构建了知识获取与价值实现的完整路径。在信息爆炸的当代,这一理念对防治”碎片化学习””空谈式研究”仍具重要启示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 赞美老师的诗句有哪些最动人?

    赞美老师的诗句自古以来就层出不穷,许多动人的诗句都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以下是一些特别动人的赞美老师的诗句: 直接赞美老师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2024年10月31日
    7230
  • “举一反三”的出处及在现代的应用

    “举一反三”的出处及在现代的应用 一、“举一反三”的出处 “举一反三”最早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提出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

    2025年3月30日
    1160
  • 荆轲怎么读?发音教程详解

    “荆轲”的读音为jīng kē。以下是对“荆轲”发音的详细教程: 一、发音要点 声母发音: jīng中的“j”是一个舌面塞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抵住硬腭前部,然后突然放开,使气…

    2024年10月19日
    3920
  • 元稹怎么读?元稹名字发音指南

    元稹的正确读音是yuán zhěn。以下是对元稹名字发音的详细指南: 一、发音分解 元: 拼音:yuán 发音要点:这是一个第二声的字,发音时声带振动,口腔半开,舌位较高,舌尖轻触…

    2024年10月2日
    3400
  • 《丑小鸭》这篇童话出自哪本童话集?

    《丑小鸭》的出处与文学价值 一、《丑小鸭》的原始出处 《丑小鸭》是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创作的经典童话,首次发表于184…

    2025年3月27日
    4280
  • 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磨”字何解?赏析古诗中的静谧之美

    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磨”字何解?赏析古诗中的静谧之美 引言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句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精妙的用词,成为了千古传诵…

    2025年3月13日
    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