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字出自哪部文学作品或典籍?

“霓”字出自哪部文学作品或典籍?

“霓”字的文学与典籍溯源

# 一、“霓”字的早期文献记载

“霓”字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典籍,其本义指雨后天空中与虹相伴的副虹(又称“副虹”),色彩排列与主虹相反。这一自然现象在古人眼中充满神秘色彩,成为文学与哲学的重要意象。

# 1. 《楚辞》中的经典用例

《楚辞·九章·悲回风》明确记载:
> “扬灵氛之霓旌兮,鸣玉鸾之啾啾。
此处“霓旌”即以霓虹为饰的旗帜,展现楚地浪漫主义风格。这是目前可考文学作品中最早将“霓”作为独立意象使用的案例

# 2. 《诗经》的间接关联

虽未直接出现“霓”字,但《诗经·鄘风·蝃蝀》记载:
>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
汉代郑玄笺注明确将“蝃蝀”释为虹霓,可见先秦时期对虹霓现象的认知已形成体系化表述。

# 二、汉代典籍的哲学化阐释

# 1. 《淮南子》的天象记载

《淮南子·天文训》系统记载:
> “天二气则成虹,阴阳交而为霓。
这是首次从阴阳哲学角度解释霓的成因,将其视为天地阴阳交感的具象化表现。

# 2. 许慎《说文解字》的字义定型

汉代字书《说文解字·雨部》明确释义:
> “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阴气也。从雨兒声。
确立了“霓”作为专业气象术语的地位,其“副虹”“阴气”的解释影响后世千年。

# 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

# 1. 曹植《洛神赋》的意象升华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虽未直用“霓”字,但“轻袿”“修袖”的描写与霓虹缥缈之态高度契合,开创以霓喻仙姿的审美传统

# 2. 《昭明文选》的收录标准

梁代萧统编《文选》收录多篇含“霓”作品,如:
–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绮”字暗含霓虹色彩意象,体现南朝文人对象征手法的娴熟运用。

# 四、唐代的诗学巅峰

# 1.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将霓虹具象化为仙人衣饰,成为盛唐浪漫主义的标志性意象。

# 2. 李商隐《锦瑟》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学者叶嘉莹指出,“玉生烟”实为对霓虹光晕的诗化转写,展现晚唐诗歌的意象密度。

# 五、文字学研究的现代进展

2015年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四时》篇发现早期“霓”字异体“蜺”,将“霓”字文献记载提前至战国中期。该竹简记载:
> “孟春之月,虹蜺不见
证实先秦时期已建立虹霓与节气的关联认知

# 六、结论

“霓”字作为汉语独特的气象-美学复合符号
1. 文献首现于《楚辞》,经《淮南子》哲学化
2. 文学高峰在唐代,完成从自然现象到精神象征的转化
3. 现代出土文献不断拓展其考据维度

这一演变过程典型体现了汉字“形-意-境”的三重升华,成为研究中国古代自然观与文学互动的重要案例。

(0)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 唐杜甫的诗有哪些沉郁顿挫之风?

    唐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之风研究 一、杜甫诗歌风格概述 杜甫(712-770),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以沉郁顿挫为主要风格。这一风格既体现了他对时代苦难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

    2025年4月4日
    160
  • 姓籍怎么读?学会这个姓氏的正确发音!

    “籍”姓的读音为jí。以下是对“籍”姓的详细解析: 汉字属性 拼音:jí 部首:竹 结构:上下结构 笔画:共20笔(简化字为14笔,但姓氏中可能仍使用繁体) 繁体:籍(与简化字相同…

    2024年12月15日
    5010
  • 乞巧的诗句有哪些,能传递七夕的浪漫氛围?

    乞巧的诗句有哪些,能传递七夕的浪漫氛围?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句作为文化传承…

    2025年3月22日
    420
  • 李白著名的诗有哪些流传千古之作?

    李白著名的诗有哪些流传千古之作? 一、李白诗歌的文学地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飘逸、想象瑰丽著称,…

    2025年4月4日
    190
  • throughout怎么读?英文介词发音指南!

    “throughout”的发音为英音[θruːˈaʊt],美音[θruːˈaʊt]。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英文介词发音指南: 音标解读 /θ/:这是一个舌齿摩擦音,发音时舌尖轻触上齿背,…

    2024年12月10日
    2010
  • 秋的诗有哪些描绘秋之萧瑟的诗篇?

    秋的诗:描绘秋之萧瑟的诗篇 一、秋之萧瑟的文学传统 秋之萧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主题,诗人常借秋景抒发孤寂、离愁、时光流逝等情感。这一传统可追溯至《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025年4月4日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