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这个字在医学中常指什么?出自何典籍?

“泻”这个字在医学中常指什么?出自何典籍?

“泻”在医学中的含义及典籍溯源

一、“泻”的医学定义

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指通过药物或手法排除体内病邪的治疗方法,属于“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中的“下法”。其核心目的是通导积滞、清热泻火或逐水消肿
狭义:指通便(如泻下药大黄、芒硝)。
广义:涵盖针刺疗法中的“泻法”(如逆经针刺以泄邪气)。

重点内容:中医“泻”与“补”相对,强调“实则泻之”(《黄帝内经》),即对实证需用泻法祛邪。

二、典籍出处与理论渊源

1. 《黄帝内经》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 提出泻法适用于实证、热证、积滞证

2. 《伤寒论》(张仲景)
– 明确泻下方的应用,如大承气汤(泻热通便)、十枣汤(泻水逐饮)。
案例:阳明腑实证(高热、便秘、腹痛),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3. 《针灸甲乙经》(皇甫谧)
– 记载针刺泻法,如“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

三、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湿热型痢疾(泻法应用)

症状: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舌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泻毒,方用白头翁汤(含黄连、黄柏等泻火药物)。
典籍依据:《金匮要略》“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重点内容:此案例体现“泻”法在清除肠道湿热邪毒中的关键作用。

四、现代医学的关联

“泻”的概念与西医的导泻疗法(如乳果糖治疗便秘)或引流术(如腹腔积液穿刺)有部分重合,但中医更强调整体辨证,而非单纯对症处理。

重点内容:现代研究证实,大黄等泻下药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发挥治疗作用(《中药药理学》)。

五、总结

“泻”作为中医核心治法,源自《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其应用需严格遵循辨证论治,避免误伤正气。

(0)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 “揆”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呢?

    “揆”字读作kuí。以下是关于“揆”字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估量;揣测: 示例:揆度(kuí duó),指揣测、估量。 准则;道理: 示例:千载一揆,意指千年以来都遵循的同一道理…

    2024年12月15日
    1550
  • 带的诗有哪些?以“带”为题的诗歌?

    以“带”为题的诗歌研究 一、“带”在诗歌中的意象与象征 “带”在古典诗歌中常作为意象出现,既可指具体的衣带、丝带,也可象征情感纽带或时空连接。例如:– 衣带渐宽终不悔(…

    2025年4月5日
    170
  • 等风等雨的诗句,如何表达那份期待与坚守?

    等风等雨的诗句:如何表达那份期待与坚守? 引言 在文学创作中,等风等雨的意象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期待与坚守。这种期待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等待,更是对人生、爱情、理想等抽象概念的…

    2025年3月22日
    350
  • 独钓有哪些诗?描绘独钓意境的诗歌有哪些?

    独钓诗歌赏析:意境与经典作品 一、独钓的文化意象解析 独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是生活场景,更是精神象征,代表着:– 孤高境界(柳宗元”孤舟蓑笠翁”…

    2025年4月5日
    260
  • 盩厔怎么读?发音不再纠结

    “盩厔”的正确读音是zhōu zhì。 “盩”字,在这里读作zhōu,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字,但在地名“盩厔”中却扮演着重要角色。发音时,注意将嘴唇收圆,舌头轻轻抵住下齿背,然后气流从…

    2024年10月6日
    8810
  • 涉猎群书翻译,如何理解此句?

    引言 1. 涉猎群书翻译,如何理解此句?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语言技巧。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本文将从翻译的定义、涉猎群书的意义以及翻译中的难点三…

    2025年3月8日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