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典故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东山再起”的典故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东山再起”的典故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一、典故起源

“东山再起”这一成语源自东晋名士谢安的传奇经历。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早年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的东山,屡次拒绝朝廷征召,以游山玩水、教授子弟为乐。直至40余岁时,因家族势微、国家危难,他才应诏出山,辅佐东晋政权,并在淝水之战中指挥晋军以少胜多,击败前秦苻坚百万大军,成为挽救东晋的关键人物。

重点内容
谢安是成语的核心人物,其“隐居东山→出山建功”的经历成为典故原型。
淝水之战的胜利标志着谢安政治生涯的巅峰,也是“再起”最直接的体现。

二、历史背景分析

东晋时期,士族阶层盛行隐逸之风,谢安的隐居并非消极避世,而是积累声望的策略。当时民间流传“安石不出,如苍生何”(谢安字安石),可见其影响力。他的出山兼具以下动机:
1. 家族责任:陈郡谢氏需政治代表;
2. 国家危机:前秦南侵威胁东晋存亡。

三、实际案例:现代商界的“东山再起”

这一典故在现代常被用于形容失败后重新崛起的案例,例如:

案例: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首次离开苹果(1985年):因内部斗争被逐出自己创立的公司;
隐居与积累:创立NeXT和皮克斯动画,期间技术与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重返苹果(1997年):带领濒临破产的苹果推出iMac、iPhone等划时代产品,实现企业市值全球第一的逆转。

重点内容:乔布斯的经历与谢安高度相似,均体现“蛰伏→蓄力→爆发”的经典模式。

四、文化意义

“东山再起”不仅是对个人奋斗的赞美,更蕴含中国文化中“以退为进”的智慧。其核心启示包括:
– 暂时的隐退可能是为了更好的机遇;
– 真正的能力需经时间沉淀;
危机中的复出往往更具历史价值

重点内容:该成语至今仍被广泛用于商业、体育、政治等领域,形容逆风翻盘的传奇故事。

(0)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 章才子《枉用相存》拼音版

    章才子《枉用相存》拼音版 引言 章才子的《枉用相存》是一篇探讨人际关系与社会互动的经典文章。本文将通过拼音版的形式,深入解析其核心思想,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

    2025年3月9日
    1340
  • “衢”怎么读?轻松掌握这个地名常用字!

    “衢”读作qú。以下是对“衢”字发音的详细解释,以及一些帮助轻松掌握这个地名常用字的方法。 发音指南 声母:q,发音时舌面贴紧硬腭,然后留一道窄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摩擦发声。 韵…

    2024年12月16日
    1.1K0
  • 朱宸濠怎么读?发音全解析

    朱宸濠的读音为zhū chén háo。以下是关于这三个字的详细发音解析: 朱(zhū): 这是一个常见的姓氏,发音时,舌尖轻抵下齿背,气流从舌面与硬腭之间通过,声带振动,发音清晰…

    2024年10月14日
    6970
  • 鲁迅的诗有哪些独具匠心的作品?

    鲁迅诗歌的独具匠心之作:思想与艺术的交融 鲁迅诗歌创作概况 鲁迅(1881-1936)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诗歌创作虽数量不多(现存约80首),却以思想深度和艺术创新在中国现…

    2025年4月4日
    740
  • 孟浩然山水诗有哪些,你读过吗?

    孟浩然山水诗的艺术特色与经典作品赏析 孟浩然山水诗的创作背景 孟浩然(689—740)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以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著称。他长期隐居襄阳,深受江南山水熏…

    2025年4月5日
    820
  • “万马齐喑究可哀”中的喑字何解?

    “万马齐喑究可哀”中的喑字何解? 引言 “万马齐喑究可哀”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句诗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沉闷与压抑。其中,“喑”字的解释对于理解整句诗的意境至关重要。本文将详…

    2025年3月12日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