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的这句诗有何壮志?

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的这句诗有何壮志?

毛泽东“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壮志解析

一、诗句背景与出处

会当击水三千里”出自毛泽东1965年创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全句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此诗创作于中国革命胜利后,毛泽东重返井冈山时,既是对革命历程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豪迈宣言

二、诗句的壮志内涵

1. 革命理想的具象化
“击水三千里”化用庄子《逍遥游》中“水击三千里”的典故,象征革命者破除万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毛泽东借此表达对革命事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念。

2. 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
诗句隐含对新中国建设的期许。例如,1960年代中国在极端困难条件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正是这种“击水三千里”精神的实践——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3. 人类进步的哲学思考
“击水”不仅是物理行动,更代表挑战极限的意志。如中国2020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实现“下五洋捉鳖”的科技壮举,与诗句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三、现实案例印证壮志

案例1:三峡工程
世界最大水电站的建设历时17年(1994-2012),移民130万人,攻克无数技术难题,体现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实践精神。

案例2:脱贫攻坚战
2020年中国实现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人类减贫史奇迹。这一过程正如“击水”般迎难而上,展现了诗句中的集体意志与行动力

四、当代启示

毛泽东的壮志对今天的中国仍具指导意义:
科技创新:如量子通信、北斗导航系统等突破;
国际担当:“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发展合作;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融合创新。

结语:这句诗不仅是毛泽东个人豪情的抒发,更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图腾。在新时代,它持续激励着国人以“击水三千里”的气魄,实现民族复兴与人类共同进步。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乐”字在诗词中的多重含义

    “乐”字在诗词中的多重含义 “乐”字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字,其含义丰富多样,尤其在古典诗词中,常被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乐”字在诗词中的多重含义。 1.…

    2025年3月23日
    1360
  • 骆宾王最负盛名的诗作是哪首?初唐四杰解析

    骆宾王最负盛名的诗作是哪首?初唐四杰解析 一、骆宾王的代表诗作 骆宾王最负盛名的诗作是《咏鹅》。这首五言古诗创作于他七岁时,以童真视角描绘白鹅戏水的生动画面,成为千年传诵的启蒙经典…

    2025年8月19日
    220
  • 不的诗有哪些?带“不”字的诗歌?

    带“不”字的诗歌研究:经典案例与文学分析 一、“不”字在诗歌中的功能 “不”作为否定词,在诗歌中常承担以下作用:1. 强化情感冲突(如决绝、反抗)2. 构建哲学思辨(如对生命、现实…

    2025年4月5日
    1370
  • 咏鸟诗有哪些?羽族精灵的文学飞翔

    咏鸟诗有哪些?羽族精灵的文学飞翔 一、咏鸟诗的文学意义 咏鸟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诗人常借鸟的意象抒发情感、寄托志向或隐喻社会现实。鸟类作为自然界的精灵,其自由、孤高、迁…

    2025年4月24日
    820
  • 河水奔流不息,古诗中有哪些描绘?

    河水奔流不息:古诗中的流水意象与文化内涵 一、流水意象的哲学象征 古人常以流水比喻时间流逝、生命无常或坚韧不拔的精神。例如:– 《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25年8月15日
    210
  • 新竹高于旧竹枝,这句诗有何深刻寓意?

    新竹高于旧竹枝:深刻寓意与现实启示 # 诗句出处与背景 “新竹高于旧竹枝”出自清代诗人郑燮(郑板桥)的《竹石》,全诗为:”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

    2025年4月2日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