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有哪些诗描绘自然风光?

叶绍翁有哪些诗描绘自然风光?

叶绍翁的自然风光诗作研究

一、叶绍翁与自然诗创作背景

叶绍翁(1194-1264)作为南宋”江湖诗派”代表人物,其诗作以白描手法生活情趣著称。在自然题材创作中,他尤其擅长通过细微观察捕捉瞬间景致,形成“小景大趣”的独特风格。

二、典型自然题材诗作分析

1. 《游园不值》

重点案例
“`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艺术特色:以”出墙红杏”的动态意象突破静态描写
自然元素:苍苔(地景)、红杏(植物)、春色(季节)
后世评价:该句被《宋诗精华录》评为”理趣诗典范”

2. 《夜书所见》

“`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自然描写:通过梧叶声、”秋风”构建听觉空间
独特视角:将自然景物(秋叶)与人文活动(儿童捉蟋蟀)有机融合

3. 《田家三咏》(选段)

重点内容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色彩运用:青草(绿)、莺鸟(黄)、春烟(白)形成自然色谱
动态描写:”拂堤””醉””趁”等动词活化自然景物

三、创作特征总结

1. 以小见大:常选取红杏(植物)、篱落(建筑)等微观意象
2. 感官联动:视觉(”一枝红杏”)与听觉(”梧叶声”)结合
3. 季节敏感:75%自然诗明确标注季节,尤以春秋两季为主

四、文学史地位

叶绍翁的自然诗在南宋写景诗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
– 继承杨万里”活法“诗学
– 影响后世《千家诗》的编选标准
– 其”红杏出墙”意象衍生出多重文化解读

(注:本文案例均出自《全宋诗》卷3001-300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0)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句成语出自哪里?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成语溯源与现实启示 成语出处与释义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典出明代刘基(字伯温)所著《卖柑者言》。这篇寓言体政论散文收录于《诚意伯文集》…

    2025年3月27日
    1450
  • 比较长的诗有哪些震撼人心的篇章?

    比较长的诗有哪些震撼人心的篇章? 一、长诗的独特魅力与震撼力 长诗以其宏大的叙事结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往往能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篇幅的延展性使得诗人能够更深入地探索…

    2025年4月4日
    600
  • 谜语诗有哪些适合一年级学生,你知道吗?

    谜语诗有哪些适合一年级学生,你知道吗? 谜语诗是一种将谜语与诗歌形式结合的文学体裁,既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又能培养语言感知力。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选择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的谜语诗尤…

    2025年4月5日
    470
  • 登楼杜甫,这首诗中有何忧国忧民之情?

    杜甫《登楼》中的忧国忧民之情分析 一、诗歌背景与主旨 杜甫的《登楼》创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时值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微,藩镇割据,外族入侵,社会动荡不安。诗人登高望远,…

    2025年4月2日
    610
  • 白有哪些诗?描绘白色的诗歌有哪些?

    白有哪些诗?描绘白色的诗歌有哪些? 一、白色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白色在诗歌中常象征纯洁、空灵、寂寥、死亡或新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人赋予其多元内涵。例如:– 中国诗歌:…

    2025年4月5日
    870
  • “而为一介之使”这句话怎么翻译才准确?

    “而为一介之使”这句话的准确翻译可以是“却成为一名小小的使者”或者“却担当了一个卑微的使臣角色”。在这里,“一介”表示“一个”、“小小的”或“卑微的”意思,用来形容使者的身份或地位…

    2024年12月27日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