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有哪些诗?王雄的诗歌风格?

王雄有哪些诗?王雄的诗歌风格?

王雄的诗歌创作及其风格研究

一、王雄的诗作概览

王雄(生卒年不详)是唐代诗人,其诗作虽存世不多,但以雄浑豪放边塞风情著称。目前可考的诗作主要包括:
1. 《塞下曲》(残句)
– 残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此句展现了边塞将士的壮志豪情,语言凝练,意象壮阔。

2. 《陇西行》
– 全诗已佚,但据《全唐诗》注载,其内容多描写西北边塞风光戍边生活

3. 《从军行》(存疑)
– 部分学者认为此诗可能为王雄所作,风格与其他边塞诗人(如王昌龄)相近。

二、王雄的诗歌风格

1. 雄浑豪放的边塞气象

王雄的诗以边塞题材为主,语言刚健有力,充满英雄主义色彩。例如《塞下曲》残句通过“黄沙”“金甲”等意象,塑造了艰苦卓绝的战争场景,同时凸显将士的坚定意志。

2. 悲壮与激昂并存

其诗既表现战争的残酷(如“百战穿金甲”),又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不破楼兰终不还”),形成独特的张力。

3. 简练直白的表达

王雄的诗句多直抒胸臆,少用典故,如《塞下曲》残句仅14字,却浓缩了边塞诗的核心精神。

三、与同时代诗人的比较

王雄的风格接近高适、岑参,但更注重战场细节的刻画,而非长篇叙事。与王昌龄相比,其语言更为质朴,情感更显外放。

四、结论

王雄的诗虽存世较少,但其边塞主题豪放风格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塞下曲》残句作为代表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边塞诗的经典范例。

重点提示:王雄的诗歌研究受限于史料,部分作品真伪存疑,但其艺术价值与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0)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相关推荐

  • “佳人不在”用文言文怎么说?

    “佳人不在”用文言文可以表述为“佳人已逝”或“佳人难觅”。这两种表述都传达了原句中“佳人不在”的含义,即美好的人已经离去或难以找到。其中,“已逝”强调佳人已经离开或去世,而“难觅”…

    2024年11月30日
    3650
  • “再而衰三而竭”是什么意思?

    “再而衰三而竭”是什么意思? 一、成语释义 “再而衰三而竭”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原文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春秋时期军事家曹刿提出的作战策略。其核心含义是:&#82…

    2025年4月6日
    750
  • 墟这个词在古文中常指什么?

    墟在古文中的含义 一、墟的基本含义 墟在古文中是一个多义词,其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废弃的城邑:墟常用来指代废弃的城邑或荒废的村落。例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有…

    2025年3月12日
    1880
  • 狄字的起源及文化内涵,你知道吗?

    狄字的起源及文化内涵,你知道吗? # 一、狄字的起源 # 1. 字形演变 “狄”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由“犬”和“火”组成,象征以犬为图腾的部落与火崇拜的结合。在金文中,“狄”字逐渐定…

    2025年3月27日
    1020
  • 乡间田野的唯美诗句,带你感受田园风光!

    乡间田野的唯美诗句,带你感受田园风光! 乡间田野,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片净土。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四季的变迁在田野间悄然上演。无论是春日的嫩绿、夏日的繁茂,还是秋日的金黄、…

    2025年3月22日
    1480
  • 乐府诗的历史背景及特点介绍

    乐府诗的历史背景及特点介绍 一、乐府诗的历史背景 乐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起源于汉代,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乐府最初是汉代官方音乐机构的名称,负责收集、整理…

    2025年3月23日
    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