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怎样的心境?

“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怎样的心境?

“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怎样的心境?

一、引言

“何时忘却营营”出自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是词人对世俗纷扰的深刻反思。这句词既体现了苏轼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透露出对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向往。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和实际案例,探讨其背后的心境。

二、文本解析:苏轼的“营营”所指

1. “营营”的语义:原意为忙碌奔波,引申为世俗名利之争
2. 语境分析:全词以“夜饮东坡醒复醉”开篇,描绘醉后归家的场景,而“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则直指身不由己的无奈

重点内容:苏轼通过“营营”批判了官场倾轧与人生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三、心境表达:矛盾与超脱

1. 矛盾性
– 作为官员,苏轼无法完全脱离世俗责任;
– 作为文人,他又渴望“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逍遥。
2. 超脱倾向
– 词末“江海寄余生”以意象化的语言,展现了对精神自由的终极向往

四、实际案例:现代人的“营营”困境

案例1:职场高压与精神内耗

现象:某互联网公司高管因长期加班导致焦虑,感叹“何时能停下追逐KPI的脚步”。
分析:与苏轼的“营营”异曲同工,均反映了被外部评价体系绑架的疲惫

案例2:社交媒体的“表演焦虑”

现象:年轻人沉迷于朋友圈“精致人设”,却感到空虚。
分析:现代人的“营营”转向虚拟世界,本质仍是无法忘却外在认同

五、结论:跨越时空的共鸣

苏轼的“何时忘却营营”不仅是个人感叹,更揭示了人类共通的生存困境。无论是古代官场还是现代职场,摆脱“营营”需要勇气与智慧,而苏轼的词作提供了一种精神解脱的范式

重点内容:真正的超脱并非逃避,而是在认清束缚后,依然选择内心的自由。

(0)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 读26个字母怎么读?英语学习必备技能!

    读26个英文字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技能之一。以下是这些字母的发音及其一些发音要点(使用国际音标表示): A /eɪ/:发音类似“诶”的音,但注意要拉长并带点“哎”的感觉。 B /bi…

    2024年12月20日
    1300
  • 资治通鉴中有哪些智慧可以借鉴?

    《资治通鉴》中的管理智慧与历史借鉴 一、以史为鉴:治乱兴衰的规律 《资治通鉴》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历史事件揭示政权更迭、社会治乱的深层规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

    2025年4月2日
    770
  • 诗礼传家的村落有哪些?探访儒家文化活化石

    诗礼传家的村落有哪些?探访儒家文化活化石 一、诗礼传家:儒家文化的村落载体 诗礼传家是中国传统村落的核心文化特征,指以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为家训,通过教育、…

    2025年4月24日
    420
  • “荜茇”怎么读?发音不再困扰你!

    “荜茇”的正确读音为bì bá。 在汉语中,“荜”和“茇”都是相对不常见的字,因此其读音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太熟悉。不过,通过查阅权威的字词信息来源,可以确认“荜茇”的正确发音为b…

    2024年12月14日
    1.6K0
  • “娉娉褭褭十三馀”怎么念?

    “娉娉褭褭十三馀”的读音为pīng píng niǎo niǎo shí sān yú。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形容的是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女轻盈美好的身姿。其中,…

    2024年11月30日
    2050
  •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笔下梅花何姿?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笔下梅花何姿? 1.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创作于1961年。这首词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形象,同时也寄托了作者…

    2025年2月28日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