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大白听金缕”有何深意?
一、“举大白听金缕”的出处与字面含义
“举大白听金缕”出自宋代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举大白,听金缕”。
– 举大白:指举起酒杯(“大白”为古代酒器);
– 听金缕:指聆听《金缕曲》(即词牌《贺新郎》的别名)。
字面意义是“饮酒听曲”,但结合创作背景,其内涵远不止于此。
二、深层意蕴:豪放中的悲壮与家国情怀
1. 借酒抒怀的豪放气概
宋代文人常以酒寄情,如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张元幹此句通过“举大白”展现豁达,实则暗含对友人胡铨(因反对议和贬谪)的壮行之意。
2. 《金缕曲》的象征意义
《金缕曲》曲调激昂,多抒壮烈之情。重点内容:张元幹以“听金缕”隐喻对胡铨抗金主张的支持,将个人离愁升华为家国大义。
案例对比:
– 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中“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同样以《金缕》曲牌抒写悲愤,可见南宋词人对此意象的集体共鸣。
三、后世引用与当代启示
1. 文学创作中的化用
现代作家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中引用此句,形容辛弃疾“酒酣耳热之际,吐出金石之声”,凸显其豪放词风。
2. 文化符号的现代诠释
重点内容:在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举大白听金缕”被赋予新意——以古典精神滋养现代人生。例如:
– 某品牌以“举大白听金缕”为名推出国风音乐酒会,融合诗词吟诵与民乐演奏,引发年轻群体对宋词的热议。
四、结语
“举大白听金缕”既是宋代文人的风雅写照,更是壮志难酬的悲愤宣泄。其价值在于跨越时空,提醒当代人:在物质丰盈的时代,仍需保持精神的高贵与抗争的勇气。
> 注:理解此类典故需结合历史语境,避免简单化为“饮酒作乐”。